第180章 未来更美好(2 / 4)

文道宗师 晨眠 6336 字 2016-07-31

是,三位网站创始人开碰头会。

达成几点共同看法。

“页面广告要进行限制,保证版面清洁、爽利,用最好的浏览体验吸引流量,反正网站等于白赚的,做人要知足……”

“我建议网站更名为桃花网,怎么样?虽然香艳了些,谁让沈大用过唯一的笔名就是这个呢,再说,我们都舍不得那首桃花诗吧?索性让我们的网站更名副其实一点!”

小四:“服务器升级也很要紧了。”

“嗯,确实。”

网站发展过程中暴漏了许多问题。

最后,胡子正色道:“最大的问题是电子阅读,文联新颁布的电子版权管理办法,似乎也处在探索阶段,但我们可以走在前面。沈大很少搭理我们,但曾经免费为我们提供过一部经典小说,网站最初引流很大程度就拜这部小说所赐。另外,我们也和东方文化建立了不错的合作基础,沈大的作品……”

……

东方文化公司,今年整六十岁的老魏,似乎没有一点退休养老的念头。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这家杂志社形成了一套运作机制。

总裁钟离——尽管他对总编的称号更为偏爱,去年去米国谈《小王子》全球出版事宜的时候,还是被沈哲硬安上一个总裁的头衔。

顺理成章的,总编就落到老魏身上。

两人一个负责公司整体运行,一个负责编辑部的运行。

苏、林作为执行主编,主持选题。

海报、封面、插图等都由范雯雯带领的美术设计团队负责,小姑娘整天忙的团团转。

五大“巨头”管理着十几名新编辑。

再过上两年,随着这批编辑经验丰富和手中资源的积累,提上三两名主编,《东方》立刻就是一家进入成熟期的杂志社。

至于老板沈哲……

不过,今年杂志发行量也下滑的厉害。

原因无外乎当家作者中断了创作,当期就直接掉了将近200万册,剩下的读者要么习惯性购买,要么其它内容也很合胃口。培养新的星级作者,成果也过得去,目前已经有人脱颖而出。大家开始相信文学界也有天才的说法,沈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别人付出几年拿到文联胸徽,他一书成名,两年成畅销王者。如果详细计算,他个人创造的经济效益足够顶上一家中型公司的产值,让人咋舌不已。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网络爆发的影响了。

事实上,不只是《东方》的发行量在下滑,全世界的纸质出版物几乎同时进入了寒冬期。

钟离的总裁办公室内挂着一张柱状销售表。

300万的地方被标上红线。

现在,距离这条红线还有80多万,而沈哲已经有大半年没有作品登上杂志了。

情况似乎还不错。

此时,两位公司主要运营者也在讨论发展前景。

“影视改编前途未卜,梦想剧场好像是暂时托付,再说虽然演出火爆,营收前景规模太小,大头还在杂志和图书出版这块……”

钟离若有所思:“老魏,还记得那部《第一次亲密接触》吧?”

老魏笑道:“当然记得,好像先是在网上免费发表的?”

“嗯,我要说的就是这事,那是一部好书,首发免费太可惜了,尤其是在网络上。后来我曾经单独询问过小哲,他是怎么想的,别的话忘记了,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

老魏好奇道:“什么话?”

钟离面色奇异,缓缓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所指为何?”老魏皱眉问道。

“我问他为什么要发表在网上的时候说的,我也没太明白,现在好像明白一些。”

老魏好奇得很:“说说。”

钟离看着窗外,语气不定:“似乎说的就是网络。”

“网络?”

“应该是,电脑其实早已出现,开始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还记得最初有人下断语,全世界只需要五台电脑。倒是网络在几年前尚属新鲜事物,正所谓星星之火,不过只是两三年,就给了我们出版界一记闷棍,不是正应了燎原之势吗?”

老魏想了想,试问道:“你指的是盗版?”

“不,应该是贴文,对我们来说,是读者的贴文。”

老魏:“这种事情严格来说也是盗版,只是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不是麻烦,是根本没办法。”

“怎么会,我们有版权法和文联,否则意义何在?”

钟离摇摇头:“我想这就是小哲说那番话的原因了,老魏,你知道现在国内有多少网民么?”不等老魏再问,他接着说道:“去年末突破一亿,今年就是将近两亿五千万,明年会不会五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