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发什么通知!”
沈哲苦笑:“不太方便,再说,有些累了。”
“嗯,也是,留学是两年吧?回来赶紧把落下的补上……”
文言协会韩启功打来电话:“最近几个短篇不太对味,原来的风格遇到瓶颈了?”
连沈哲都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有这么多人变成了武侠爱好者。
这种情况下,杂志社出面进行一番声明。
“这一年多,我们为大家奉献了七部武侠作品,任何方面来说,沈哲都是一位高产作者。何况作者本人正处在人生关键的大学时期,应该也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学业上,所以做出暂时停笔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没有完成的《明朝那些事儿》会在以后几个月陆续推出……”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暂时终止创作前,尚有一部长篇武侠作品将在十月开启。”
“是完稿哦。”
声明一出,明粉欢呼雀跃。
“《明朝那些事儿》还有几部,能提前透露一下吗?”
“不看武侠,不关我事。”
武侠迷也得到安慰,至少还有一部长篇能够下锅。
……
这一年,沈哲把自己关进校园,但还有几件事和他有关系。
八月末,《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上市。
与此同时,伪“未名湖”完工,迅速成为燕大新景。
这座小湖和彼世那座赫赫有名的地方很不同,主要根据荷塘夜色一文来布置的。那篇被沈哲改得面目全非的“优秀散文”,在被老先生打落一个境界之后,依然被燕大学子鉴定为经典。毕竟刚入校的时候,都会有过某些迷茫的感受,情感力度稍弱,但似乎更能打动学子之心。那些优美至极的句子,给新建成不大的荷塘凭空抹上一层神圣光环。
406宿舍的同仁,只有陈泰这个爱凑热闹的家伙参与了新生接待工作。
成为前辈让他有些兴奋,当被问及学校哪儿需要首先参观时,陈泰傲然道:“当然是未名湖!”
更过分的是,这货竟然带领新生来宿舍瞻仰某位传说中的“小王子”。
于是,相当长一段时间,沈哲被“赶”到图书馆栖身。
不想搭理这人,于是用法语和他交流。
鸡同鸭讲。
九月,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忧伤”三部曲精装版进入博文书店货架。
这个版本有些名不副实,《白马》《越女剑》还谈得上忧伤,无论“深爱的人深爱着别人”和“天……天下竟有这……这样的美女!”式阿青的无奈,都是男女荷尔蒙爆发时期共有的忧伤。
《鸳鸯刀》却是一篇彻头彻尾的喜剧。
让东方文化一干编辑意外的是,书迷偏偏还很买账,首印百万册一个月内售罄。
总编钟离灵机一动,让魏叔加班加点弄出一万册典藏版。
即将投放市场的时候又犹豫了,询问沈哲的意见,沈哲想想道:“可以作为对一直跟随我们书迷的回馈嘛。”
“啧,小哲,你懂得道道挺多啊。”
“钟哥,我只是觉得这样做对杂志社不错,懒得亲自去做,想想点子还行……”
“二十一世纪,点子才最值钱!”
沈哲拿着电话就是一愣,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十月、十一月,《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两部相继和读者、明粉见面。
一个偌大的帝国,从建国到轰然倒塌数百年埋进故纸堆里,七部另类历史书再次把这段辉煌历史翻出来。总销量超过五千万册,不但让历史界和出版界纷纷失色,连沈哲和东方一干编辑都非常吃惊。
腊月,堪校版被文联提交两部门,审核加入青少年历史读本。
江津市举行的本年度文学大奖,沈哲毫无悬念再次获得皇家文学奖,这次是以无可争议的成绩获奖,他却没有去现场,由老先生代领。
年末,三笔巨额版税到账,沈哲几乎晋身亿万富豪。
过完年,正月刚开学,《人物》杂志的齐思远通过电话再次找到沈哲。
“齐老师,不是我不愿意接受采访,这两年准备休息休息,好好把大学读完……”沈哲说了一大堆客气话,当然都是废话、假话。
他根本不需要什么鬼休息,所谓创作也不可能有瓶颈一说。
一方面是感觉太急了,作品一部接着一部,读者是看嗨了,但目前还都没有经过深度挖掘。文化市场也是市场,需要反应时间,两年应该是一个合适的时间段。比如影视改编、话剧巡演、动画上映、周边开发……这些事情学期结束后要和钟离好好谈一次,全权托付给东方文化来做,反正是自家公司。
这两年可以用来完成终身大事,顺便游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