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透露,不过已经连载三十万字,我大约猜出来是谁了。”
“哦,谁?”钟离很感兴趣。
“一位老资格侠客作者,《白莲》一书应该是他的转型之作。”
钟离愣愣,试问:“老资格?邪的那位?”
“嗯。”
“难怪看起来不像新人笔法,原来只是改变一下创作风格,换个马甲啊。”
林远志道:“最近的连载,常读武侠的应该都发现了,可能是创作周期太长,暴露了原有的写作习惯。”
与此同时,侠客前辈孙长卿给某位同行打电话。
“小彭,《江湖》上……”
曾经的侠客三大家之一的东海散人,如今的湘江怪侠彭越闻言:“孙老师,您读出来了?”
“开始没发现,最近两期有回到老路的苗头。”
彭越沉默一下:“习惯成自然,以后我注意些,您说那位小朋友怎么如此多变的?”
小朋友自然指的沈哲,不说孙长卿,彭越也是快四十岁的老作者,叫沈哲小朋友也没错。对于沈哲一会武侠,一会言情,一会历史很是挠头,跟百变小王子似的。
孙长卿呵呵笑道:“我只关心作品好坏。”
“小彭,你怎么不到《东方》去发表?他们的受众似乎更大一些。”
“是小朋友的受众吧?”
孙长卿怔住,旋即道:“明白了,小彭,你还是有些傲气的。”
“写武侠的谁没点傲气?”
……
《江湖》杂志摩拳擦掌,企图一举赶上对手,很快发现高兴的太早了。
二月二十日,《云海玉弓缘》正式开始连载!
一上市便在武侠书迷群体引起巨大波澜,由于发行方没有提前透露任何消息,这次纯粹是惊喜。
这部作品是梁氏武侠最精品。
偏偏脱离了“以侠胜武”的道德藩篱,绝口不谈什么为国为民,甚至行侠仗义最初主角都不在意。金世遗从小被人遗弃,遗世独立行为乖戾,如果不是交代他本性善良,应该是反派模板。
虽然情节尚未展开,但更加流畅的语言行文让人大为惊喜。
读者:“沈大功力又提升了!”
杂志人:“继青春三部曲,推出天山三部曲,系列图书要火了!”
有《白发》《七剑》打底,天山江湖世界已经形成大致轮廓,也是梁氏江湖的代表。
武侠界有些傻眼。
“莫非《东方》要在武侠文学上一家独大?”
……
远在燕京的沈哲,只在课余时间稍稍关注了一下新书连载情况,转头便把精力放在整个文学圈内。
二月底,文联官方例行公布图书数据。
从文化部提出文化复兴,到文联这个小范围的一系列举措施行,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图书市场都是一片喧嚣。老书再版、新书上市、编辑催稿、作者赶工……市场上骤然多出一倍多的铺货量。
从来没有如此多的媒体,关注文学这个日渐低调的行业。
“老唐《星球纪事》连载火爆!”
“《1001号舰》日均销售12万册,破千万指日可待!”
“欧阳心远登陆美洲!”
“传统文学崛起,五十余部新旧作品风靡西方!”
“夏冬蛰伏、申公子骂人、汪中天考察英国市场,三大畅销天王毫无作为!”
“申公子:去你妈的!”
“许地:复兴大旗还要文坛来扛!”
沈哲看的非常乐呵,把自己的新书都忘到脑后去了。往常的文学界,这样的情景可不多见,是难得一见,毕竟作者不如人家娱乐圈明星们光彩照人、吸引眼球。
最近时不时哈哈群里逛逛,里面经常曝出行业内幕,他本人保持低调,发言不多。
“小冬,你手机怎么关机了?”
夏冬:“唉,没办法,好多家出版社联系,妄图让我趁着这股热度,和西方出版单位合作。”
“噢,你的书……”
夏冬:“你也知道不是,我的书不适合西方读者,只好躲起来了。”
“躲一段时间也好,现在圈子里太浮躁了。”
“谁说不是呢。”
申公子冒泡:“妈蛋,乌烟瘴气,乌烟瘴气啊!什么复兴,砸自己场子的吧!”
不等别人回话,他就是一连串刷屏。
“什么许地,文坛能扛复兴大旗,还不早就把旗子扛回家了?”
“我无所作为?”
“一窝蜂的找国外出版社合作,今天有个黄毛鬼竟然找上我了!”
“我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