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人物》专访(2 / 2)

文道宗师 晨眠 2607 字 2016-06-12

两个用处。”沈哲伸出两根手指。

“一是应用在当下,以史为鉴。”

“二是作为载体,把思想传承下去,影响后世。”

……

齐思远合上记事本,一脸不可思议。

这不是《明朝那些事儿》中的幽默搞笑风格,而是属于正经的学术范畴。

“十岁开始研究历史,如果刚才还有些怀疑,现在我不得不相信,你为什么不考历史系?”

“研究是爱好,一辈子研究就是折磨。”沈哲笑道。

“这是年轻贪玩吧?”齐思远微微摇头,“不过我已经能够想象,这篇专访面世后,肯定会在历史学界掀起十级地震!”

沈哲笑笑没吭声。

说了老半天,都是彼时空著名历史学家的学术成果,虽然散乱,但中心很明确。

——坚持历史实用主意,反对为研究而研究

像原作者的笔名一样——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历史到底如何,只有月亮知道。

……

外界对《明朝那些事儿》的争论还在持续。

最高兴的就是东方文化一干员工,越争议销量越高,眼看着就要突破五百万册大关。

沈哲也有些吃惊,想了想,猜测可能有几个原因。读者群更大、议论声更多、没有经过网络免费发表……看形势七部下来,破五千万销量都没问题,和彼时空相比,翻了数倍。

齐思远再次打来电话,问沈哲是否需要花点时间整理出来。

因为专访是对话的形式,内容散乱,沈哲选择的又是好几位大师的学术观点,如果不是最后点明“实用”两个字,可能一时都搞不明白说的是什么。

“没关系,乱就乱吧,自然会有人整理。”

三天后,《人物》期刊发行,上面刊载了齐思远以“历史研究那些事儿”为题的专访。

全文都采用了他和沈哲的对话,没有修改整理。

刊物飞入大学校园、研究所……

一位在校大学生,冒冒失失的闯进了学术界,语落惊风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