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带有讽刺、绝望、消极思想的课文已经不适合继续出现,家长们普遍表示过不满。
其实每过几年,国文教材都会变个样子。
《从政治挂帅到人性追问》
《让有毒思想远离孩子》
许多教育专家也都发文呼吁,教育部和文化部承受着压力,可是选择教材内容关系下一代成长,可选的文章很多,公认有资格进入课本的很少。
委托文联大范围征文,既是一次舆论转嫁,也有希望真出现几篇好文章的想法。
通过专家评选和民众参与,焦点就转移了。
除了沈哲之外,国人还是把科学当作真理,争议最大的就是国文。
本次征文的主题是: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没有稿费,可一旦入选,对作者本人在文学界地位能提升很多。
沈哲当然动心。
第一轮征文就要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是线下评选。
可想而知,消息公布出去,作者和业余文学爱好者都会积极参与。可能还有部分学生参与进来,身边的同学课堂上学习自己的文章不要太有成就感,虽然几乎没有希望,试一试总是好的。
后面三轮就要到文联总部现场出题,题目没有透露。
线下评选的题目已经挂在文联官网。
要求参选内容积极向上,语言精炼优美,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3000字。
沈哲若有所思,手中貌似就有一篇合适的文章。
……
直到第五天,沈哲再次见到老先生。
把改好的文章让他看一看,得到一句评语:“语言第一,字体第二,情感最差。”
沈哲苦笑,名篇哪里是那么好改的。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都产生于苦难时期,寄托着复杂的思想感情,甚至政治理想。但又必须要改,修掉其中的记叙属性,以后还是尽量选择幻想类文字吧。
他的书法最近倒是进步不小。
老先生又读了一遍,说道:“留这吧,明天推荐给征文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