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终得“恩赐”(2 / 2)

那些参了李凤梧一本的人默默的退回站列中,再无人说话。

赵昚心里笑了笑,汤思退这货反应着实敏捷,知道朕拿出谍报,那就是绝然不会处罚李凤梧,便立即调转风头,转而为李凤梧请功,瞬间将他自己从这一场朝堂辩论中摘了出来。

本来不打算恩赏李凤梧,是怕他风头过盛成为众矢之的,不过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自己若是不恩赏一下这位大宋雏凤,只怕传出去会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无奈,思忖片刻,只得高声道:“奉礼郎李凤梧出使金国,略有小功,宿州、毫州两辱敌国儒士,实涨我大宋读书人颜面,赐封承事郎,免试入太学上舍生。”

历朝以来,太学都属于中央官学。

北宋宋神宗赵顼扩建太学,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舍生考试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中等者直接参加蓼试,下等者直接参加省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李凤梧就不需要参加明年的春闱了。

太学入仕也有局限性。

况且赵昚将他从从八品的奉礼郎升到了正八品的承事郎,也只是个文散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