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侂锵的父亲是韩诚,一军节度使,韩侂锵的姑母是当今吴太后。
没人傻到要去和韩诚过不去。
而且这还很可能是吴太后的意思……官家至孝,和韩侂锵过不去就是和吴太后过不去,和吴太后过不去那就是和官家过不去啊。
而且韩侂锵本身的阶官就是从四品的太中大夫。
从四品的阶官担任正四品上的职官,并无不妥,李凤梧不就是从六品的奉直郎担任从五品的秘书少监么。
这种状况在大宋并不鲜见。
当然,也有史浩这种,本身还挂着二三品阶官的人,却担了一个一军节度使的名誉职官,真正的官职却是一府知府的。
所以说,古往今来,大宋的官场等级是最复杂的。
由阶官和职官组成。
这便很有可能导致这种状况:就是一个州的知州,都可能是朝堂上的二三品大员,甚至也可能是一军节度使!
知晓韩侂锵担任了兵部侍郎,李凤梧隐隐感觉到,韩侂胄这二货又要到自己这来蹦跶了。
还有个人事变动,李凤梧注意了一下,汤思退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汤思退本来就是正一品的太傅。
却又加封了一个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
这显耀在朝堂也是没谁了,可以说是真正的天子之下第一人。
这是官家的一个信号。
和大理那边搞定了滇马贸易,和西辽那边搞定蒙古战马的购买,官家的意思,这一两年不准备用兵,而是励精图治加强国力。
所以拔高汤思退,用以制衡西府。
这是在隐晦的提点枢密院众人,别再想着和主和派斗争,踏踏实实的管理好西府三衙,整顿大宋军队,等待着官家的下次北伐。
这是乾淳盛世的第一道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