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芍药起疑(2 / 3)

寻道天行 覆小灭 7032 字 2018-01-28

腾腾白烟。老人起身走出两步,拾起摆在地上漫熬着的其中一鼎药炉,打开盖子,并将老眼探入炉内细细瞧去,方继续说道:“他横空出世便如繁星耀眼,皓月光芒亦在他的映照下变得暗淡。这天下人都能看到的,你陆师叔又怎会看不到?但既然他是你看中的人,为师怎也得尽人事,能帮的都帮趁些。只是,他命数自有天定,很多事情强求不得,你就顺其自然吧…”

“先生,此言差矣。”

芍药懵懂地看着被药杵搅得不断旋转在臼中的药水,幽声道:“他曾说过,命数人为,万物相生,天地自然本非自然,乃因果。人定可胜天。”

“咔~”

盖上盖子,拿起的药炉又放回原位。老人随手捡来两根枯枝丢入炉地生火,酸溜溜地随意说道:“好一个天地自然本非自然。现在你是敢把那小子拿作与为师一同比较了?”

话意暗藏责备,但老人家语气和蔼,是让人半分都听不出有责备芍药的意思,反而让人觉得酸涩中有一丝嫉妒。芍药依旧看着臼中药水,执杵的小手放缓了些许转动的速度:“先生教我,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徒儿只是觉得他说得很对,并无与先生比较的意思。”

“呵呵…”

老人家是好气又好笑。

这么多年来,他不曾想到,居然有一天自己会有被这宝贝徒弟反过来说教:“你的翅膀是真长硬了。”

“不硬。”

芍药气鼓鼓地嘟起小嘴,小姑娘显然是有些生气了:“翅膀若真硬了,徒儿早就已经随风展翅飞去京都了。一纸国试荐,黑市只需黄金百两,徒儿若有心要,只需和大师兄说上话便成。”

“哈哈…”

好气是真又好笑啊,老人家这一下子是真被这小徒儿的姑娘家娇气给逗乐了。

笑了好一阵子,老人家再次打开刚放下的药炉盖子,从侧旁随手拾取些药藤丢入其中,感触说道:“女生外向呀,还说自己翅膀不硬。但你再外向,这趟京都不是你能去的。不单只是你不能,你两位师兄也不能。谁敢去,我就打断谁的腿。”

“为何?”芍药问。

老人道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老隐据北茫虎视中原,北邙关暂无明确态度。现在岳阳已乱,若李常安与夏渊能暗中达成默契,那当年被老隐伏下的暗子,被便会如昨夜瀛水上死而复生之人一般,成过江之鲫涌出水面。不出数日,夏渊即可屯兵千万伏于南域各州郡,与老隐形成南北合击之势。届时,京都便是龙潭风口,大唐境内只要再有风吹草动,必然又是一番血染十三州之景象。而你们皆乃我问天首徒,大唐官府只要拿下你们其中一人,便就能握住我们整座问天山的痛脚,天下笔墨再不敢与之讨伐。是说,你们若去,可还有回来的机会?”

话很长,意语足。道出了老人家一片苦心同时还述说了一遍天下大势,但芍药的表情并无太多的变化仍是气嘟嘟的。想必凭她的聪明才智,老人家先前所说她应该也早有推算。

边研磨着药泥,芍药嘟着小嘴道:“徒儿想斗胆问先生一个问题。”

拿起熬好的药炉,老人家坐回到竹床边上,在侧旁的药盒子里重新再拿出一把扫子,便往药炉里搅拌着。

“你问吧。”

“您可不许骗人哦。”

老人深意笑道:“那你得先问,我才知道要不要骗你。”

芍药犹豫寻思片刻,然后说起:“夏寻的爷爷乃前朝太傅,二十年前他便料到会有今日大势,所以舍弃中原基业,遁入北茫,教化蛮夷,屯兵己用,以待时变。上兵伐谋,此乃上上策。但,若论天下归心,徒儿认为此乃下下策。

因为,夏爷爷不同于安王爷。

安王爷身为先王侄辈,流的是李氏血脉。他若逆反,大可借先王名号,清君侧,诛伪帝。若得逞,也可以帝嗣尚幼为名,顺继大宝。天下氏族宗亲对此,只会睁只眼闭只眼,因为大唐仍姓李,国运依旧,各方利益都不会受到损害。此为大事所催,天命所归。而夏爷爷则不同。先生之前说过,为平乱世,二十年前康太子已死于问天山。人死即无名,夏爷爷纵掌北茫亿万雄狮,能剑指长安,却无出师之名。无名之师,草莽之辈,纵能血渐金銮,手握大宝,却不能继承帝位。若强登帝位,则为逆贼,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此为下下之策。

故此,徒儿想以上几处,都不是夏爷爷想要的。

夏爷爷号称鬼谋,弹指可江山倾覆,一念便能谋尽苍生。若他有私心,早在十多年前就可以在北茫建国,何须写下北茫悲歌,隐忍至今再图谋大唐?就更不会,至天下人心而不顾,出无名之师了。所以,徒儿大胆猜测,那天夜里先生是对我与夏寻撒谎了。”

说到这里,芍药侧眼看着老人家,沉下三分声色,沉沉说道:“康太子未死,又或者他仍有子嗣存活于世。不知,徒儿说得可对?”

累述铺垫,只为问出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