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巡抚赐名(4000字章节)(2 / 3)

道道的从西北风口涌进来,拍打在众人的身上脸上,尤其是在关口之上的最高处,众人几乎被冻的瑟瑟发抖。

刘远山走在第一位,年轻的身形上充满了绝对的自信,看着长达二百米的钢筋混凝土城墙和下面水波翻动的马栏河,哈哈大笑。

这一刻,他有种鱼跃龙门化为龙的感觉,好似身上最后一层束缚被解开,终于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以在广阔无尽的苍穹翱翔。

“他凭什么走在第一位,刘大人竟然也知排在了第二!”后面不知道是谁小声的嘀咕了一句,声音很小,不知道刘远山有没有听到。

刘远山就算没听到,旁边肯定有人听到,不过,却没有引来旁人的共鸣。

雄关威武,全身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或许这粗制滥造的混凝土达不到后世的建筑用材要求,可是在大明朝的话,足可以称为天下最牢固的雄关了。

整个关口是一道整体的混凝土墙,上面宽阔无比,可以马车行驶,中间一道胸墙,下面跨河是个巨大的豁口,旁边有一道闸门,可以用沉重的钢铁滑轮组拉起放下给船只通行。

这么一座雄关,按照古代的火力和攻击力标准的话,除非爬上去,否则,牢不可破。

“诸位以为,这座关口如何啊?”

刘远山迎着刺骨的北风,裹了裹身上的狐球大衣,眯着眼睛看向众人。

“这……”

众人一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好,好关啊,从此以后,我房县定然就是金城汤池!”陈承禄这货马匹拍的响亮,第一个给予这座关评价。

“嗯,无论是高度还是长度,都足以和那些名关相提并论,你们看,这关口左右皆插入两侧山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郑阳现在成了刘远山最忠实的走狗,自然少不了要吹捧几句。

“看上去确实不错!”也有泼冷水的,比如袁司善,他是工房书吏,自家的生意被刘远山抢了个十成,早就看他不顺眼,现在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作对,但泼个冷水总是可以的吧。

“我听说,这城墙是用稀泥浇筑起来的,等那些稀泥干了之后再一层层往上筑城。不知道是否比黄泥和石头做成的城墙更为坚固?”

混凝土一开始是稀泥,这件事瞒不了他堂堂工房书吏。

“袁大人以为我修筑的关口不够坚固?”刘远山看着他问道。

“不是以为,你看!”袁司善的手轻轻一用力,城墙便给他扣掉了一块湿乎乎的刚刚有些强度的混凝土。

尼玛!

刘远山脑门一黑,这是黎明前刚刚浇筑好的,如今强度还么上来,自然就没有什么牢固可言了。

他脸色阴沉的抽出腰间的一柄锋利的钢刀,对着城墙说道:“既然袁大人怀疑我修筑的关口不牢固,那我就给各位看一看!”

“咔!”的一声。

刘远山高举的钢刀落下,正好砍在下面城墙的垛口处,此处的混凝土并非昨夜浇筑,已经凝固而且强度已经达到标准。

火星四溅,钢刀砍在城墙上,也仅仅是蹦出了一个豆粒大小的豁口而已。

“这……”

很多人顿时便不淡定了。

这还了得,和钢刀相较之后进入能蹦出火星,这哪里还是城墙,这是石头啊。

有人走过去,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想着垛口敲击两下,发出清脆的声音。

“石头!”那人目露惊色:“不得了啊,这是人造的石头。”

“厉害!”陈承禄刚刚只是恭维,如今才是真正的震惊。

“这城墙,多少兵也啃不倒啊!”

人群一阵议论纷纷。

袁司善脸色有些尴尬,宋应星若有所思。

刘远山不会纠结这些小事,一摆手说道,“好了,再过两日,整个雄关就可以变得都和石头一样硬,不,应该比石头还硬!”

“如今,房县可谓真正的高枕无忧了!”金山卫百户徐良大马金刀的往城墙边一站,看着下面的汤汤流水,道:“若真如三郎你说的这般,便是来十万二十万流民,此一关足可抵御,房县不复郧县之祸。”

“那是!”刘远山笑着回答。

“粮草军械充足的话,这关口上面驻军三百便可。”徐良突然有种诡异的想法,道:“回头我将金山卫中的军士调过来一些,正可以防御!”

刘远山听了他这句话,心头一阵冷笑。

你当我傻么?

辛辛苦苦的修筑了一道防守力强悍的关卡,才落成就送给你金山卫?你特么吃现成的也忒不讲究吃相了吧。

可金山卫是本县唯一正统意义上的军事卫所,关口由他们接管谁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就算是刘远山也不能明面上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