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的肥皂液现在只需要十分钟就能搞定,桂花皂的产量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产量上去以后,供需关系便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价格下来是迟早的事情,毕竟刘远山的目的还是将肥皂成为一种大众用品,这样既方便了普通百姓,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财源。
薄利多销的模式已经不需要验证,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
销路他也不会担心,一旦价格降低到普通老百姓能消费的起的水平,必然会涌现出一批二道贩子,这已经是商业发展史上的必然规律了。
唯一一个让他觉得颇为蛋疼的问题是:没有桂花了。
别说没有,就算有,哪里能支撑的起那么多肥皂生产。若是肥皂中没有了桂花的香味,那这皂便不能算是完美的桂花皂,名字就有些不符实际。
但这些都是小问题,在大明朝只有他一家可以制作桂花皂的情况下,相信不会受到大批的投诉的。
生产力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那么在大规模上马制造之前,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