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今日在翰林院中所见所闻,微微有些惊诧,那位国字脸乃是翰林院学士秦宝正,带着他们三个熟悉了一下环境,然后就交代他们跟着一个姓朱的老翰林编修前朝史。
一天下来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毕竟翰林院中的翰林不少,他们不过刚刚上岗,不会有什么重要任务。
朱老翰林带着他们聊天打屁,喝着茶水,老朱告诉他们三个编修前朝史不着急,没个三五年完不了,慢工才能出细活。
翰林院修撰的主要职责本来就是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的言行、讲经述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御用秘书,不过这秘书太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到皇帝面前混个脸熟,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属于混日子的存在。
许仙不禁对衙门的事务没了兴趣。
得了空,便悄然寻了个僻静的地儿打坐修炼。
那翰林院中的藏书倒是挺多,不过许仙也没那心思去看书。
时间转眼间又过去了大半个月。
这大半个月发生了不少事,不过跟许仙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唐皇终于立了太子,然后紧接着没两天便宣布退位,退居二线做太上皇。
整个唐国上下因为这个消息开始暗涛汹涌,年仅两岁半的太子李忱顺利登基,成为唐国的新皇帝,这估计是大唐开国以来岁数最小的一位皇帝。
袁天师亲率钦天监的下属官员,选定黄道吉日,张罗新皇的登基大典。
太上皇隐居甘露殿,一心求道,不再过问俗事。
新皇的母后,也就是太上皇的皇后,如今的唐国太后开始过问政事。
这是朝堂之上的大事,虽然和许仙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许仙走了柳夫子的门路,让本来打算回乡等候差遣的贾全有资格参加翰林院的考试,成为了一名翰林院庶吉士。
当然这事贾全是不知道的,只以为是正好排到了他。
经过考试之后,林子大和贾全都混了个翰林院庶吉士的职位,挂在翰林院的名下。
贾全不知道凭着他三甲进士的出身,连翰林院的这个考试其实都是轮不上他的,只能慢慢熬空缺。
许仙和他好歹是同窗好友,能帮的自然要帮忙。
虽然两人都成了翰林院庶吉士,但想真正的成为翰林院的正式编制人员,还得等三年,等三年一过,再经过考试,他们两个差不多才能转正,成为翰林院正式的编修或是检讨。
这就是普通进士和状元的差距。
许仙如今的官职,他们得再熬上三年才能经过考试取得。
……
夜半时分,许仙腾云驾雾升到半空中,看着脚下越来越小的金陵城,许仙突然有了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些日子难得的平静,自家娘子在白龙殿中修行,隔三差五许仙便去看望她一次。
白素贞若是在白龙殿中呆的闷了也会跟着许仙到城中逛一逛。
话说自从自家娘子答应了袁天师在白龙殿中梳理龙脉,许仙便隐隐觉得自家娘子的气息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
当然旁人应该是不太能看得出来的。
许仙之所以能看出来是因为他和自家娘子有亲密接触。
许仙坐在云端,遥望着大明宫方向,只见那夜空中一抹耀眼的龙气正在缓缓升起。
许仙若有所悟,将背后的龙渊剑抽出,开始催动龙气,引动真元,在夜空中施展起了游龙剑法。
龙渊剑在许仙的真元灌注之下,铮铮而鸣,泛化出一道道介乎于虚实之间的龙形虚影。
让许仙大为惊诧,而后夜空中的云雾消散,北斗七星清晰的出现在夜空当中。
许仙手中的龙渊剑一时间威力大涨。
只见龙渊剑剑身之上,幻化出一副星图,正是七星图。
那七星图中的七星练成一线,星光熠熠,然后伴随着剑身之上涌动出的数道龙气,喷涌出极为强大的力量。
许仙微微一愣,没想到突破到金丹境之后,龙渊剑的威力竟然又涨了三分。
片刻后,只见那七星图隐去,龙气散尽。
剑身靠近剑柄之处,原本只刻着“龙渊”二字的那里,赫然多了两个字“七星”。
许仙看去,心中微微一动,不禁轻声念道:“七星龙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