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强渡维尔尼亚河A(2 / 3)

苏联英雄 血蝠 4619 字 2016-10-10

义。”

林俊在听完汇报后对古谢夫说。

“是,元帅。”

等菲格涅尔大尉回到机场就会得到这个消息,他一定会很高兴——不仅仅是嘉奖,那份一想就头疼的检查估计是不用写了,连副统帅和司令员都嘉奖自己和部下门干得漂亮,团长不会自讨没趣。

三条电话线被拉进圣彼得-保罗大教堂,一条通往师部,另外两条直接接到前沿部队。还分出两条支线,接到迫击炮同加农炮阵地。一个炮兵观测组也被调到这里,接受舒克林指挥,直接接受师部命令和前方突击部队的直接呼叫。

公园中难得一片寂静,前方步兵同楼顶观察哨已经确定几个重要目标,目标参数已经确定。

随着师部的一声令下,不仅仅是教堂附近的炮兵阵地发威,更东边的炮火也开始发出怒吼,将成吨的炮弹倾泻到德军头上!

天色已经有些昏暗,能看到爆炸形成的火光;在公园方向,三个突击营在十几辆坦克的掩护下发起进攻,目标维尔尼亚河!

战场上顿时炸开了锅,德军炮火在几十秒后就打过来,教堂西侧同四周到处都是剧烈爆炸!不过炮兵们谁都没有畏惧,加上刚才用德军遗留沙包推起来的简易掩体的掩护,炮兵们卯足了劲炮轰。

“哐当”、“叮呤当啷”的声音被爆炸的巨响掩盖,那两部炮兵阵地里的电话机也变成了摆设,指挥员就是捂着一边耳朵也听不见什么。还是老办法,舒克林同迫击炮阵地上的指挥员都仰着脖子看教堂顶部各自派出的观察员,而前线直接呼叫的请求靠人力传递。

很快就只能靠人力传送,天色太暗了。

“距离1250米,密位560,急速射!”

舒克林对着部下大声喊,炮手们立刻调整射角,以15发每分钟的最大速度开火,四门加农炮一分钟就发射了近60发高爆弹!

从教堂顶部看过去,爆炸就像新年的爆竹一样密集,特别是公园西部位置最为密集,一轮接一轮!

步兵们不顾伤亡强攻,派来支援的T34坦克发挥了极大作用,沿着林中空隙高速突进,毫不留情的碾压过战壕,将临时堆积起来的工事轰成碎片!

下午五点,突击二营看到了维尔尼亚河上的大桥!

这一片还在顽抗的德军开始撤退,但还没等红军冲上大桥,德军引爆了早就埋设在桥下的炸药!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大桥断成两截!

被甩在河东岸的德军残留部队开始向南方逃窜——北边也是河,南边还有一线生机,运气好能够赶在俄国人彻底阻断撤退线路前通过南边那座桥。

下午五点三十分,维尔尼亚河东岸德军被基本肃清,进攻部队同德军隔河对峙。

大量嘎斯卡车同美国十轮卡车出现在圣彼得-保罗教堂右翼的道路上,那些嘎斯上拉着木船和橡皮艇。看着从边上经过的卡车,雷卓夫有点酸溜溜的对着格拉诺夫说:“这会工兵们到是速度迅速,连浮桥都运上来了。”

那些十轮卡车上装的是最新式的钢制浮桥,可以直接卸到河里,工兵们上去能快速用钢销将钢制浮桥连接起来,比原有的浮桥布设速度快很多。

据说这种折叠式的浮桥是副统帅设计的,至少工兵们是这么说的——“普伦雅科夫桥”。不过现在强渡还暂时用不到钢制浮桥,要得靠橡皮艇和木船,所以说工兵们速度也太快了点。

雷卓夫显然还在为战斗开始时工兵们“慢吞吞”的速度不满,害得他们把大炮拆开抬着过障碍。不过也就是发发牢骚,工兵们也尽力了。

教堂里的士兵送来吃的,天寒地冻里能吃点热食就是种享受。是土豆红菜汤和一堆罐头,都扔进烧开的热水桶里加过热的。

室外气温已经很冷,士兵们把一切能够用来御寒的东西裹在身上,连教堂里的窗帘和桌布都给扯下来裹在身上。

几个炮兵围在自己的大炮边,因为有树林的阻挡,也不用担心火光暴露位置——把空弹药箱用镐头砸开,升起篝火取暖。

格列博夫用随身的刀子撬镀锌铁皮罐头,“不知道是什么。”

罐头各炮组随便挑两个,没标识的,能吃到什么就看运气。

一边的瓦列金用刀子切黑面包,不过不是一条一条,而是切成一块一块,穿上树枝放在火上烤烤再吃。

“是熟腌牛肉。”说着拿刀子撬了一块往嘴里塞,把罐头递给边上的中尉。

舒克林也往嘴里送了一块,由于已经加过热,吃起来口味非常好。

“不是牛肉,是海豹肉。”舒克林说。

瓦列金拿起那个罐头看了老半天,它没有贴商标纸,也许是加热时去掉了,更有可能是原本出场时就没有。

“阿斯特拉罕食品厂出产,还真可能是海豹肉。”

他终于在上头看到个钢印标识,说明它来自遥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