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边上的村子里关押,一个也跑不了。”
缴获完好的大口径铁道跑,战争双方的处理方式几乎都一样:尽量搜集炮弹为自己所用,把它们往榨干榨尽了来用!
K5列车炮,这不像德军150毫米重榴弹炮,一般人可玩不转!就算是红军重型铁道炮炮兵的同志来接收,光收集资料和摸透其技术参数就需要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炮弹是标标准准的打一发少一发,不可能让自己进行足够的试射去搞清楚它的性能。
既然有德国原来的炮手们在,这熟悉性能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不能让那些德国炮手这会就送到西伯利亚去开矿。至于会不会配合和熟悉性能时的安全问题,这个不用多操心,内务部那些人有的是办法。
红军铁道炮部队一定会非常高兴得到这两门德国列车炮,K5可是真正的宝贝,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性能极好!
这K5列车炮在林俊记忆中可谓大名鼎鼎,也被称作K5E列车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制约,被禁止发展大口径火炮,但在各国列车炮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情形下,德国巧妙的利用了以发展海军为借口继续做研制大口径火炮的计划。
1933年,德国开始进行一连串搭载超重型火炮的列车炮研制计划,其中老牌的克鲁伯公司提出利用现有的载具搭配上283mm口径火炮的计划,在35年经过测试,由于测试出来的效果在所有设计中最为显著,被德国军方所采纳,并且定名为K5(E) leopold 列车炮,于1936年服役。
该炮与之前生产所有列车炮相比,性能无疑是最好的!
K5(E)有着简洁、经典的设计,效率高的弹药搬运设备还有精密的装弹机构,加上细长的炮身,使得K5(E)又有个schlanke Bertha(苗条的贝尔莎)的昵称。到1940年时,至少有8门K5(E)已经投入战场。
K5E列车炮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个炮身结构由前后两辆板车来承担,板车设计特殊,拥有六轴车轮,每轴车轮可以承载18吨。而整部列车炮,则是由火车头、乘员车厢、补给车厢、弹药车厢构成。
在战场上,K5可以通过两种发射模式来发挥它的威力,一种是直接在铁道上进行射击,另一种是在特殊设计的铁道旋转盘上进行射击。
而在K5E服役的过程中,一共研制出了3种炮弹,1940年研制生产的GR35式榴弹最大射程60公里,这会被缴获的炮弹都是GR35。
由于优异的性能, K5E驰骋各战场都深获德军好评。
1940年,刚刚配备了GR35式榴弹的两门K5列车炮被秘密运到法国多佛尔海峡沿岸,对海峡对岸的英国本土进行炮击。对岸的英国人虽然也有口径超过300毫米的列车炮和海岸炮,但是以它们的射程根本够不着K5,只能干挨打,没有任何办法!
在大西洋墙,这会K5被德国海军部队使用,用来阻止预想的盟军穿越多佛海峡的行动。
历史上K5列车炮参与的战役最有名的莫过于1944年的安琪澳战役,当时由美国卢卡斯将军所指挥的登陆部队在意大利安琪澳登陆建立滩头堡,但是卢卡斯却只顾著把更多补给运上岸,而部队却是停滞不前。
而另一边德军在发现盟军在登陆后停滞不前的情况后,紧急利用战前安排妥当、顺畅无阻的铁路系统调派K5列车炮抵达意大利进行支援。
由于K5列车炮有精准的射控系统,异常准确的命中率将美军压缩在小小的滩头堡达四个月之久!
还有两门K5参加了东线对列宁格勒的围困,后来又参与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早期阶段作战,而这会在林俊眼前的这两门K5应该就是历史上到东线作战的那两门,只不过没想到完好无损的被自己给缴获了!
加上那门“多拉”和早就被发现并被摧毁的“卡尔”,德军拥有的巨炮中的牛鬼蛇神在明斯克都几乎到齐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