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曰:至道无为。无为,谓守虚无自然,窈窈冥冥,闲淡寂寞,不著一物,而凝其心。故《南华真经》云: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通。然后内不知一身,外不知天地,寂寥澹泊,不闻其声,不见其形。此真无为也。《老君定观经》云:守无为自然之道,但觉一念心起即须灭除,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老君西升经》云:上道养母。常能养母,身乃长久。夫道以虚为母,虚以无为母,无以自然为母。自然者,道之根本也。常能养根本者,真得虚无,无为之道也。
无不为。
夫道无为,非不为也,言守无为亦有为矣。言不为其道,道之无者,诸身外之物耗我精神,伐我性命,无论贫贱富贵皆不觉形神为外物所役,遂至衰老病死。故《西升经》云:世人皆以色声滋味为上乐,不知色声滋味是祸之大朴。故圣人知之,不欲以归於无欲。《黄帝阴符经》云:万物与人之服御,盗人之气,以衰老。老君谓尹喜曰:人之所以轻命早终者,非天地杀,非鬼神害,人自令之然耳,以其生生之厚也。夫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南华经》曰: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以为奈何。夫养形必先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岂唯愚不道者哉?世有达道之言者至多,行之及者少。是以圣人贵行不贵言,此例皆谕道之无者勿为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