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才又受宠起来。这次居然还带着她出门来到了这里。
章杏说:“太顽皮了,也头疼了,等你以后有了孩子,自然就明白了。”姚明珠既然开始受宠了,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有好消息了。
姚明珠低下了头,扯出一个干巴巴的笑来,“我不会有那么一天了。”
章杏诧异看着姚明珠。这消息,她并没有打听到。
“怎么会?你,姚先生不是郎中吗?”她不相信。
姚青山可不是个普通郎中,章杏记得叶昕晨说过,姚青山不仅是青蒙山的三当家,还有个响当当的绰号——医圣。
“是我爹亲口所说,哪会有错?”姚明珠淡淡说道。
“明珠姐……”章杏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她知道大宅门后院的阴私多,女人之间斗来斗去,下药落胎的事情层出不穷。但是姚明珠可不是寻常妇人。她是医圣姚青山的女儿,自己本身也会岐黄之术。
姚明珠看起来倒像是想开了似的,看着章杏笑着说道:“你别这样了,我现在也挺好的,你也看到了,最起码比以前当土匪强,不用东躲西藏了。”
看着姚明珠分明就是强作欢喜的样子,章杏心里更是不好受。
姚明珠将桌上果子推到章杏面前来,“别总说我了,说说你,你现在怎么样?”
章杏低下了头,笑着道:“我?还是跟以前一样,想着法子开铺子挣钱。”
姚明珠扑哧一声笑,“你以前那是缺衣少食,所以才寻思开铺子挣钱,现在你都成大掌柜了,还这么拼命吗?”
“挣钱这事,谁还能嫌少?”
姚明珠点头,“这倒也是。你哥的船靠码头时,我看见了,听说全是粮食,对吧?”
章杏笑着说:“那是我大哥,他那是从闽南回来的。也不全是粮食,其他闽南货物也有。”
“是魏记的,对吗?什么时候上货了,我过去看看。我听说闽南那边的珍珠极好,有的甚至有鸽子蛋那么大呢。”
“那么大珍珠我是没有见过的。”章杏见姚明珠情绪好一些了,也顺着说起来,“豆米那么大的,倒是有,你也不用去了魏记,改日,我让人送些过来给你。”
“那我可不客气了。我来了这里之后,就听人家说,要买米,找章记,头面首饰找魏记。这下好了,章记魏记,我都不用跑了。”
章杏跟着笑起来,“不过几句民谚罢,你还当了真?前些时候,我章记的铺子都开不了张了。还是这几天,我大哥回来之后,两边的铺子才有了周转。”
两人正说着,有个丫头在门口探了探头。
姚明珠皱了皱眉头,问道:“什么事?”
那丫头站出来,弓着身子说道:“姨娘,水榭那边准备好了。”
姚明珠愣了愣后,对章杏笑着说道:“瞧我倒是忘记了,走,咱们去水榭吧,我在那边备了些茶点。”
章杏想起进来时候看见的一片荷花,也跟着站了起来。
两人出了院子,姚明珠一边走,一边指着荷花池说道:“就在那边。”
章杏进来时,早看见荷花池中央的亭子。
栈桥修在水面上,有风吹过来,带来了荷花的清香。章杏说道:“这亭子倒是建的巧妙。”
姚明珠笑着说:“这可不是我们建的,我们住进来之前就有了。盂县这里,就这一个地方还行。”
章杏点了点头,整个盂县在这次战后已经大变了样。盂县的府衙她是头一次进来,门匾没有变,门框的朱漆跟以前一样。
“这里以前是淮阳王府的顾世子所住,听说这片池子也是他让人修的。”姚明珠又说道,
章杏低头专注脚下,栈桥的尽头就是一方四角亭子,周围以轻纱围住了半截,刚好挡住了阳光,但又可以看见池子的全貌。
“坐吧。”姚明珠说道,亲自给章杏斟了一杯茶,指着桌子上的各色点心说道:“尝尝,这种叫油茶,配茶吃最好了。”
章杏依言咬了一口,点头道:“不错,甜而不腻。”
姚明珠又指着其中一个,“这是芙蓉果,西北那边常吃的。”
章杏吃了手中油茶,又喝了一口茶。芙蓉果酥脆。她吃了一口后,说道:“这个酥脆。”
姚明珠也拿了一块吃。
章杏赞道:“你们府里的厨娘好手艺。”
姚明珠笑了笑,“这两样是我做的。”
章杏惊讶看着姚明珠。
“我在西北那边也没什么事,就琢磨这些吃食。你要觉得好吃,以后就常过来吧。”
章杏看见姚明珠脸上的落寞,点了点头,“我住在柳叶巷那边,你是知道地方的,以后你要想找人说话了,只管来找我。”
姚明珠吃了几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