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定策(2 / 2)

明末太子 芒杖客 3022 字 2016-09-23

到暮年,又是重病缠身,早没有当年的锐意进取之心。其二,崇祯十一年,许昌兵变,左良玉满门在许昌被灭,而今只有其子左梦庚在其身边,没有宗族效力,湖广便绝非铁板一块。“

朱慈烺还真不知道这许多细节,宋献策见微知著,看来这湖广要地,还真不是不能取得。

”那如此看来,湖广之地还真值得一搏啊“朱慈烺略显兴奋道”若依先生之言,如此天时地利人和,怎能不一举成功。“

君臣二人当下在马车中细细商议,愈发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当下朱慈烺在马车中取出纸笔,亲自给左良玉写信

”本宫谕平贼将军,南宁伯左公台鉴:

孤久慕鸿才,缘悭一面。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现至干天怒,民心沸怨。黔首沦为盗贼,社稷置于动荡。畿辅糜烂,先帝以身殉国,鞑虏犯边,祖宗陵寝俱惊。有国三百年来,大祸莫过于此。临轩涕下,哀恸何如!孤不慎失陷于敌,幸上承祖宗之庇佑,下赖两班之戮力,得以安然而退,已自保定府南下。然宗社危亡,间不容发。无有驱伐,何申国威!孤自当克成大统,重振朝纲,率忠勇慷慨之师,收淮北沦陷之地。然现今海内板荡,烽火遍燃,以至宵小作乱,大干社稷。

今特召左公勤王护驾,星夜北上,安内攘外,端赖砥柱,督师江北,依为干城。望公见信勿误,躬身戎行,即刻来援。以建从龙定鼎之懋功,期恩泽百世之伟业。分茅列土之赏,决不食言!“

朱慈烺写信完毕,自己看了一遍,见得无误,又递给宋献策,宋献策阅罢,不禁赞道

“太子此信,晓之以大义,动之以厚禄,左良玉若见得太子手书,必然星夜来援,我等安危即可无碍。”

朱慈烺当下又写了封皮,唤来马吉翔,让他用火漆仔细封上信函。然让他拿了自己信物,快马加鞭,往武昌府而去。然后朱慈烺略一思索,又给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写信,他怕信函未到朱由崧便称帝,到时候走漏了风声,怕招来杀身之祸。在信中不敢提及自己已经离开了京师南下,只说自己在北京安然无碍,正在觅机南下,不日便可脱身。要史可法暂领内阁首辅,守土安民,以待自己南归。

朱慈烺写完信件,和宋献策协商无误后,便令警卫局的李成栋,携了自己的密信,亲身南下,去拜访史可法。宋献策也躬身退下,只余下朱慈烺一人坐在马车中。

他倚在马车厢壁,身体随着马车颠簸而摇晃。前途艰险,是他定计南归时没有预见的,他以为只要凭自己前世的记忆,凭皇太子高贵的身份,凭他远超常人的认知就能如鱼得水。可他现下才知道在这个凭实力说话的时代,没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是多么艰辛。可要真能取下湖广之地,那便真是天高海阔,鹰飞龙潜。

他要给这个时代的,是一个别样的精彩。

一抹微笑在朱慈烺疲惫的脸上渐渐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