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孩子搬着一个小板凳,满脸希翼的望着高台上坐着的姜胤,在这个时候,姜胤才能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责任。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当看到那些一个个纯真的笑脸,对知识的渴望,姜胤便能感受到新宋国的教育充满了希望。
两千多名孩童,被划分成了三个年龄段,最大的一批上三年级,最小的一批上一年级,即便是分为三批,每一批的人数也接近了七百人。
这么多孩子,如果让他们走读的话,那对于学校的安保程度要求太高,所以姜胤只能采取饿了封闭式管理的教学方式,使这第一批学生能够保证得到良好的教育。
学生的模式确立了,还有一个机构需要确立,那便是教师机构的确立。
对于如何选老师,姜胤也曾一度纠结了许久,是从大宋本地招募老师,还是从后世招募老师,这是一个让他颇感头疼的问题。
不论是宋人,还是现代人,双方其实都各有千秋,选择哪一个为新宋国教育的教师,决定着新宋国日后发展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