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方面的潜质,对他的任命也是用人不疑。
紧接着的官员便是杨光义和王审琦,杨光义不用多说,现如今姜胤手下资历最老的官员,虽然官职只是御史大夫,地位没有尚书那么高,但是他有直接面圣的权利,有言可直谏,根本不用看皇帝的脸色行事,他老人家显然也对自己的这个职位很满意。
王审琦和姜胤的关系就有些特殊了,毕竟是姜胤第一次来到大宋遇到的贵人,姜胤治好了他的头风顽疾,他也帮助姜胤买了第一批药材,也促使了姜胤从大宋捞到了第一桶金,因此姜胤对他也是十分照顾,不仅任命他为工部尚书,还给了他戍城将军的三品军职,王审琦对此也是感恩戴德。
接在王审琦后面的,便是义社十兄弟中的几人,他们或多或少的都身居要职,其中原沧州知州程封阁还担任了国子监的监学,就连姜胤后来收入麾下的杨久书和臣付都担任了骠骑将军和移远将军。
再往后面大底都是些小官,这些官员大多都是各部的尚书提拔上来的,姜胤也乐于看到各部之间互相吸纳人才良性竞争的局面.
排着队,文武百官互相谈笑风生,期待着今日的国宴究竟是什么样子,然后纷纷鱼贯而入了偌大的太和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