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残酷与霜雪(2 / 3)

的大城市都比较远。

离最近的慕尼黑火车也要四五个小时。自驾可在惠租车上订好,火车可在Raileurope上订票,都可用中文,很方便。住宿科尔马的住宿很多,酒店和民宿都有,每间房从200多元到1000多元人民币都有。建议可以试试镇中心的民宿,大多是木筋屋改的。

住在那里既方便到各景点,也可体会上世纪欧洲民居的味道。那些民宿大多住房和卫浴设备都还可以,就是很多没有电梯,带行李多搬上搬下会辛苦些。酒店和民宿可以上“Booking”、“agoda”以及“爱比迎”等网站上订。

餐饮科尔马是旅游小镇,餐饮都很方便,据说还有中餐,不过雪落和冬晴美没找到。要注意的是那里晚上比较早关门,要提前电话订位比较好。科尔马的酸菜肘子和阿尔萨斯白葡萄酒一定要试试。语言当地人语言能力都不错,除法文、德文很好外。

简单的英文也没问题。最佳游览时间科尔马的春、夏、秋季应该都不错,冬天略冷一些。每年9月有葡萄酒节,为期两周的科尔马酒节是酒乡中很负盛名的,届时白葡萄酒、德国啤酒和多种酒产品让参加庆典的人品尝个够。

9月还有泡菜节,那里的泡菜是一种用白葡萄酒腌渍的甘蓝菜,吃起来有特别的酸味。雪落携带过最沉重的行李不是那个44斤重的银色拉杆箱,而是想念一个人的心情。每次要离开,无论去哪里,无论去多久,那种念念不舍的情绪总会冒出来。

压在心头沉重无比。记忆中的机场,从未有过频频回首的情节,往事始终不会前来送别。机舱中漫长的十个小时,狭**仄,远离网络,非常适合阅读一本难以下咽的书,或是萍水相逢一个有趣的人。偶遇的故事没有发生,大部分时间雪落在昏睡。

剩下时间读了一部分《法国大革命》。法国法国如果一个人坚持学习,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雪落很幸运,意识到自己无知到了极点。雪落读书时是理科生,非常讨厌政治和外国历史。那时少年顽劣,觉得外国人名字太长记不住。

又认为普通人了解历史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两年前去到法国,除了知道这个全球闻名的浪漫之地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景点,雪落钟爱的画与雕塑被收藏于哪些博物馆,此外对它所知甚少。过去的雪落,连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都讲不出来。

带着这样大脑去了欧洲。后来雪落一位建筑师朋友,他年轻时曾在欧洲留学,是他用简单通俗的描述告诉雪落一些关于欧洲建筑风格的粗浅辨别,期间不可避免的提及到欧洲历史,于是他便成了雪落了解欧洲历史的启蒙人,雪落就这样逐渐开始了缓慢的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雪落非常清晰的意识到一点:如果不了解一个国家过去的苦难,那就无法深刻体会它此时的美好。法国法国雪落旅行的并不频繁,对雪落来说,如果生活只被一类事占满,这是极无趣的,包括旅行。

雪落只是偶尔很享受在异国他乡的旅途中做一个没有身份无法被辨识的人。这是一种极度唯心且略带恶作剧心态的想法。大街小巷中的每个人都是陌生人,没人认识雪落,没人记得雪落,没人怀念雪落,更没人约束雪落。

雪落尽管做一个袖手旁观的过客,冷静敏感的观察着肤色发色瞳孔颜色都不同的异族人群的生活。如果愿意,雪落也可以尝试融入他们的生活。但无论如何到最后,雪落都可以将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抛之脑后,不需负责的一走了之。

法国有人问雪落更喜欢欧洲还是北美。雪落非常喜欢身处北美感受到的自由、热情、开放的气息,和无论做什么都相对便捷的高度发达。但如果非要雪落二择其一,雪落还是更倾心于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的国度。在巴黎街头漫步。

随手一指某栋高大建筑都有着好几百年的历史,无意定的酒店也竟是两百多年前的建筑;在小镇的清晨躲避寒风钻进路边小店喝咖啡,才得知它是个百年老店,这一百年来它的地理位置和家族继承都没有变更过。

或是当地朋友带你去的餐厅,某道菜还是按照一百年前的食谱中原封不动的做法;当你在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城堡里参观时,了解到当年政局的风云变幻或是后宫勾心斗角的八卦,总会情不自禁的脑补法国国王与王后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此时此刻,你眼睛眺望的远处是他们曾经千万次眺望过的远处,你脚下踩踏的阶梯也是他们曾经千万次踩踏过的阶梯,这种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的奇异感觉堆积在心里,很难用言语描述清楚。法国法国行前准备雪落对行前的准备一直有些漫不经心。

且这一次由于事发突然,从得知要去法国到出发只有十多天的时间,所以更显草率了。但要紧的事不外乎就四点:签证、机票、路线和酒店。这四个落实了,心中的石头就放下了一大半。签证签证和机票有个悖论,申根签要求出示机票和酒店订单。

但你如果定了机酒,签证被拒那钱不是白花了吗?解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