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圣旨(上)(1 / 2)

千古大明 赵洋 2701 字 2017-01-03

紫禁城弘德殿寝宫。

殿外虽然已经春意盎然,但是身有旧疾的万历皇帝依旧卧在暖阁之上。

“最近朝上吵得怎么样啊?”万历皇帝无神的望着前方,似乎自言自语的说道。

但一旁虽然升为掌印太监,却还依旧贴身伺候的王安,知道皇帝是在对他询问立刻答道:

“陛下,吵得差不多了,对于肇庆府的爆炸案已经吵出了个结果。”

“东林党人一口咬定是两广总督张鸣岗图谋不轨,在府中暗藏火药,意外引燃导致的这次爆炸!”

“他们还提供了一份张鸣岗在西广一带私自开采硝石的账本。”

“还有其和许多商贾之间暗中行贿的罪证。”

“楚党和浙党派,虽然多有驳斥,但是苦于没有证据,而且事不关己最终也就默认了这个结果。”

“现在争论的重点,都集中在爆炸之后空缺的官员人选上。”

“听说,这件事情有官员提出质疑说是和校儿有关?”万历皇帝别过头看了一眼低着脑袋的王安,似乎有意的问。

“是陛下,御史徐兆魁曾经上书,说通过查验张鸣岗的尸体,发现他是死于刀伤并非爆炸和火灾。”

“并且他身边的护卫的死因同样是刀伤,而且还听闻当夜总督府附近的幸存者说起过,好像听到府中传出了刺客的喊声。”

“并且那段时间兴王府中的近侍也消失了一段时间,所以怀疑这一切或许与兴王殿下有关。请求彻查此事。”王安连忙解释道。

“那这件事,朕怎么不知道?”万历皇帝托起身子,盯着王安追问着。

“陛下,前几日太子殿下纳了右佥都御史李三才的义女为妃,这个李三才和徐兆魁同是东林党人,所以徐兆魁就自己收了折子,因为事情太过荒谬,老奴就忘记跟陛下提了。”

王安上前扶住了起身的万历皇帝,故作镇定的解释着。

“你觉得这很荒谬?”万历皇帝看了眼王安,指着暖阁下的一个抽屉,示意他去打开。

王安思索着陛下的深意,去打开了抽屉,拿出了里面的两根纸筒。

看到了纸筒上不知道用何种材料绣着的漆黑蛟龙,他的眉头一紧。

“拆开!念!”万历皇帝对背着自己的王安喊到。

“二月二十三,夜”

“兴王朱由校,派刺客一十八人,潜入肇庆府,搜罗两广总督张鸣岗罪证,或暗杀此人。”

打开了第一个已经被拆开过的纸筒,王安一字一字的念着,但他的心里慌乱的跳着!

他怎么也没想到兴王殿下,居然真的敢派刺客去刺杀朝廷重臣。

“继续念!”万历皇帝毫无情绪波动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王安不敢多想,立刻拿起另一个还没有拆开过的纸筒。

“啪”的一声,纸筒应声被他扭断,原本白色的纸筒上,瞬间显露出如同之前那个拆开过之后的墨色蛟龙图案。

拿出里面的纸条,王安心中忐忑的念道:

“三月十一,夜”

“刺客等十一人归,刺杀张鸣岗及其护卫六人。”

“据悉爆炸由一名戚姓老汉引爆地道之中炸药导致,老汉生死不详!”

“其余信息,不详。”

王安几乎是颤抖着念完的最后一个字。他心里可是把朱由校给骂惨了,埋怨他自己作死,也别连累他啊!他可是什么都不知道啊就被坑了。

“现在你还觉得荒谬吗?”

“陛下息怒!”

“此时或许是王爷一时糊涂,听信了谗言,才会做出如此不妥之事.....”王安连忙跪了下来,劝解道。

“生气?朕为何要生气?”

“这张鸣岗死得不冤,他居然为了一己私利驱使流民过境,冲击已经收到了巨大破坏的广州城,为了自己的官位至民乱与不顾,即使皇孙不杀他,朕也要砍了他的脑袋。”

“只是校儿终归还是年轻啊.....”

万历皇帝没有再去看王安的表情,他抬头四顾,望了望身前那个巨大的地球仪,望了望殿内中央摆放的巨大沙盘,望着梁上五彩斑斓的琉璃玉瓦,显得有些落寞与孤独。

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小到旁人无法听到。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王安的腿已经贵的发麻,万历皇帝这才徐徐开口。

“去,准备圣旨.....”

等到王安拿着圣旨从寝宫出来的时候,他的腿还略微的颤抖着,后背也出了一身汗,但是心中终于是出了一口气。

因为虽然这封圣旨对殿下做了不少惩罚和限制,但是圣眷还是没变的,陛下也依然信任他。

如若不然,没等兴王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