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黑作坊?(1 / 2)

千古大明 赵洋 1708 字 2016-12-15

接下来的几天,无论是徐光启还是曲来福都在忙碌的处理政务和各项事宜,春耕也同一时间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朱由校时不时的会提出自己各种各样的见解,总能让两人眼前一亮。从流民的分散入户,到春耕时官府给与百姓们提供的全面扶持,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而且这些方法和措施总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让这两人对朱由校的眼光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多了一分认同。

当他们都忙于政务的时候朱由校也没闲着,这几天来他在城内城外四处转了转。

在贾有德的工厂里,亲眼目睹了最基本的加工生产模式。一群体格健硕的男子在厂子里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几个人轮流的拉着石磨磨着面粉,磨好后的面粉倒入箩筐中,又用人力背着倒入了大锅里,然后还有人去屋外的井处打出井水一桶桶的背过来同样倒进锅中,再放上各种调料和其他的辅料,点火开煮。

几人踩着高梯手里拿着长棍,在锅里面不停地搅拌着,锅底下有人不停的往里面添着柴火,用扇子扇着风。

放眼望去,何止一个乱子了得,人用的不少但是一点合理的分配都没有,大多数人都靠着蛮力,干完这个干那个,忙着忙着有的人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经常一堆人扎在一起,干着同样的劳作,等干完才发现其他的工序根本没有人去做,又掉过头去继续干另一个工作,就这样重复低效的忙碌着。

而且这个工厂的通风极差,两层高的仓库,第二层只有了了的几扇窗户,大门一直都开着都无法让烧柴产生的烟尘排出,用不大一会儿的功夫里面就烟雾缭绕的看不清五指了。

朱由校站在仓库门外用手帕捂着嘴看着这乱糟糟的一幕,心里面各种吐槽啊。

可是一旁的贾有德,却在一旁手舞足蹈的比划着,满脸笑容的跟朱由校描绘着这个工厂每天开工可以生产出多少多少的百味饼,厂里面雇佣了多少无家可归的流民。

“你知道什么是工厂吗?你这叫工厂?你这就是一个小作坊!还是黑作坊!”朱由校放下了手帕黑着脸,气愤的骂到。

“你知道一个食品厂最重要的是什么吗?啊?”

“是安全!是吃你这个产品顾客的安全!你看看你雇的这些流民,他们一个个穿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也就算了,洗都不洗一下就来做食物?”

“你在看看他们脸上身上,烟熏火燎的一黑一道白一道都跟唱戏的似得,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一股汗泥味,做出来的东西能吃?”朱由校指着这一切对他质问道。

面对着朱由校的怒火,贾有德被吓了一跳,紧接着听到王爷数落的各种不是,一时间面如死灰,一下子跪在了朱由校的面前。

不停地磕着头,念叨着“王爷息怒,王爷息怒。”根本也顾不上了为自己申辩,或许他也没想好如何申辩,这些指责都是他从来没想过、没考虑过的。

看到他惶恐的模样,朱由校的怒火也消了半分,明白自己是发过火了。毕竟现在是大明朝,资本主义和工业生产连萌芽还没有产生,他所说的这些对于一个从未有过任何经验和前人的对照,刚刚踏入加工业门槛的人来说,根本就是未曾料到的。

这样说来也怨不得贾有德什么也不懂,毕竟后世的那些工业体系和生产规范,乃至食品安全的加工准则的建立,都是在这几百年间,从无数次的失败和过错中总结出来的,让他一开始就建立一个能达到后世那样规范的食品工厂是不现实的。

消了气的朱由校让贾有德叫工人们都停工,然后让他派人把工人们都带下去,好好洗个澡,做一套工整的工装,以后在工厂里干活用。而这套工装由他出钱,难得大方了一回,也算是安慰了刚才被他吓破了胆的工人们。

等到工人出去,工厂停产烟雾也散的差不多了,朱由校亲自带着贾有德走进了工厂里面,给他一处处的指出工厂里的各种不足。

虽然穿越之前的朱由校没进入过食品工厂,也不知道里面到底什么样,但是得益于一个宅男的博学,没吃过猪肉,他还是见过猪跑的。

至少流水线的生产模式他还是大致知道的,不过这个概念一说出来在贾有德看来简直就是惊为天人啊!

贾有德一点也不傻,通过朱由校简单的一讲解,脑子里一下子就浮现出工人们分工明确,高效高产的大量生产的景象,心里面微微一算,就知道流水线的生产至少会让他的这个工厂提高上几倍的效率。

一时间也忘记了身份有别,凑到朱由校的身边就追问着还有什么好的见解和提议。

朱由校带他走到了渐渐熄灭了灶台旁,伸手抓住炉叉,带着还没燃尽的草木灰顺势一扬,火星差点烧到了贾有德,吓得他立刻躲开。

见他受到了惊吓,朱由校用炉叉戳着已经燃尽的木块,木炭发出了清脆的响声,一下子就被戳碎了。

朱由校看着贾有德一脸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