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粮谷储备和“存粮制”(上)(2 / 2)

千古大明 赵洋 2488 字 2016-12-09

粮,即不好吃也不值钱。

只有那些把粮食当成财工具的人,才会去囤积去贩卖,甚至去炒作,去哄抬粮价,为了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而地主官绅们,囤积粮食的目的和粮商们还不大一样。他们囤积的粮食大都是自家名下的田地出产的,也可以说是他们自己生产的。

他们囤粮一是为了以备后患,为可能遇到的灾年或是突情况做准备。遇到灾年的时候他们可以把自家库存的粮食借给名下的佃户,既赚到了名声,还能赚到利润,遇到那些活不下去的自耕户,甚至用点粮食就能白得到一块土地。

第二是因为粮食丰收,粮价掉的太低,卖掉没有利润,所以屯着等粮价高点了再卖。

但是粮商就不一样了,他们既不生产粮食,也不大量的消耗粮食,只是单纯的低买高卖,平常的年份也到罢了,遇到灾年只会苦了百姓,富了他们。

而这往后的灾年还不知道有多少,要是不趁着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和如今抓到的这个把柄,彻底打消这帮人的念想,等到了灾荒不断的时候。

再想动手,到时面对的可就是一个一个家财万贯,赚红了眼的富商啊,那时要付出的代价远可比现在要多得多。

正是因为知道了二者目的的不同,和商人逐利的本性,朱由校才定下来下面这个对这两者至关重要的收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