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窥听(2 / 4)

妙姝 息时 6770 字 2016-12-23

桑芷一个人,是他想多了。

如此一来,他便愈发有兴趣听听姜妙之到底是如何觉得桑芷可疑的,桑芷伺候在郑夫人身边足足九年,又跟随他出宫,伺候在将军府三年有余,这加起来统共有十几年,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对桑芷的可疑有所察觉,直到去年年初之时方才查清楚她的底细,而妙之,何以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便察觉到桑芷身份可疑的?

公子扶苏道:“不妨说来听听,桑芷伺候在我府上也有好些年了,这些年我从未觉得她有什么可疑之处,只是有时候觉得她行踪诡秘,却始终觉得她不过只是个丫鬟,便从不曾私下派人调查她的底细,而今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可疑的,你而今与我细细说来,我也好分析分析,她到底是什么来头。”

姜妙之想了想,不一会儿便理清了思绪,也相好该如何避开公子衍的事情,将桑芷的可疑之处与他详细说来。

“前天你派灌童过来给我送了些糕点,味道极其鲜美,昨儿我这嘴馋得紧,便询问桑芷那糕点的来处,她说是在刘记点心铺子买的,我便说要亲自去买些回来,她硬是拦着我不让我去,说担心我就这样出去了,会被淳于家的人看见,我左右思量,她说的也不无道理,便答应了,便由她出去买。

谁知道她去了许久才回来,这倒不是主要的,她一回来便是一副愁容满面的样子,我问她怎么了,她扭扭捏捏的与我说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我以为她想起的是她的情郎,还打趣她,谁知她说的竟是宋国的公子衍。”

姜妙之说了这么多,停顿下来喘了口气,公子扶苏也借此思忖了桑芷忽然提及公子衍的用意,想到现如今秦始皇命赵高暗中将六国宗室后裔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这公子衍乃是宋国公子,而六国乃是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宋国不在六国之列,而身为宋国宗室后裔的宋公子衍本不应在赵高的剿灭人员当中,可这公子衍偏偏勾结燕国贵族项氏后裔的项梁与项羽叔侄二人谋划刺杀秦始皇,因此,公子衍与项氏叔侄便成了赵高的重点剿灭对象。

然而这公子衍与项氏叔侄,统共三人的行踪却是诡秘莫测,且不论项氏叔侄,单是公子衍,凡是听说他这号人物的人皆以为他已经死了,可他偏偏就勾结项氏叔侄密谋弑君了,他分明没有死,可就是没有人见过他,也更没有知道他的行踪。

自打秦始皇下令,到今已有五个多月,五个多月了,赵高的剿灭计划却是毫无进展,秦始皇因此几度施压,三番四次的责备赵高,赵高定然也尤其心急,想想桑芷已确定是赵高的人,而今桑芷突然与姜妙之说起公子衍,那这定然就是赵高的吩咐。

至于赵高为什么要桑芷从姜妙之口中打探公子衍的下落,他也略知一二,想来是因为姜妙之曾有一段时间每日皆随身佩戴宋国国宝结绿之玉,那结绿毕竟是宋国的国宝,即便宋国灭亡,那样的宝贝也定然不会落入寻常之辈手中,,要么是在赢的那三国人手里头,要么,就是在宋国宗室后裔手中,而前者的几率微乎其微,后者却是极有可能的。

姜妙之随身佩戴结绿之玉,只要能认出那块玉的,第一反应便是她是宋国宗室后裔,而她不是,这个时候,认出那块玉的人便会怀疑她与宋国宗室后裔有所勾结,这个道理换作是任何人都会这样想,赵高定然也不例外。

至于为什么会认定是和公子衍勾结,这一点,身为中车府令的赵高定然深有了解,宋国被齐国、楚国、魏国这三国联合所灭,宗室后裔幸存者寥寥数几,仅有二人,一个是宋国的子房公主,而另一个,便是这位公子衍。

这两个幸存者的结果也并不光鲜亮丽,既是有幸存活下来了,自然是被俘虏到赢的那三国当奴隶。据他所了解的,子房公主与公子衍皆是被俘虏到楚国充当奴隶的,毕竟,攻下宋国,齐国、楚国与魏国皆有不少的功劳,可这三国之间占着大头的,还是楚国。

楚国几年前被秦国所灭,而子房公主有幸在楚国被灭的前一年来到秦国嫁给淳于越,至于公子衍,听说自打子房公主离开楚国,他便也已下落不明,不知所踪,传言说他已经死了,也有不少人说他逃离楚国隐姓埋名只求一世安稳。

前者自然是虚妄之言,至于后者,隐姓埋名的确不假,可只求一世安稳,却也是道听途说,如若不然,也不会有关于他勾结燕国贵族项氏叔侄密谋刺杀秦始皇的流言传出来。

子房公主从楚国来到秦国,嫁给淳于越为妾,身为姜妙之的姨娘,姜妙之那块结绿之玉的来源更有可能是她,可子房公主毕竟是女流之辈,那结绿之玉,向来是传男不传女,何况子房公主来到秦国之时孑然一身,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

因此,不论是赵高还是谁,看到姜妙之戴着结绿之玉,第一反应便是她与公子衍有着密切来往。

纵使是他对姜妙之青睐有加,而今细细想起此事之间的悬疑之处,也不免有些怀疑她,当初荷花公主与李家七公子的婚宴他虽然并未到场,可他毕竟是大秦的长公子,朝堂上有什么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