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2 / 4)

血魂1937 负凌云 2453 字 2017-01-13

在这样的强力打压下,杂牌军的日子自然更加难过......

需知抗战开始后,在全民族抗战的大旗号召下除晋绥军、马家军、新桂系、刘文辉川军和滇军等少数军系仍保有或基本保有自己的根据地外,多数杂牌军都离开了他们盘踞多年的地盘。失去了地盘,这些杂牌军经济上就必须依赖于中央政权。粮饷、械弹、兵员等都要靠中央政府接济,其独立性大大受限。

而战争带来的官兵的减员,又往往难以全数补充,特别是杂牌军本就没有什么储备的各级指挥官。

为了维持部队的战斗力,杂牌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量的黄埔学生源源不断地渗入进来,自己的部队的地方特色渐渐消失。,由于各级指挥权渐渐被黄埔学生所取代,很多杂牌军就这样被改造成了中央军或半中央军。

而对于很弱的小股军阀部队,最高当局则使用打乱建制和更换带兵官的方式硬性整编而将其吞并。要不就等杂牌军伤亡到一定程度后就乘机裁撤其番号,或将余部遣散、改编归并其它部队,空出的番号则由新编成的中央军取得。

最高当局这样的做的用意很明显,他就是要通过不断的消耗和兼并,让大的地方派系遭到消弱,让一些小的地方派系渐渐不复存在。

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杂牌军越来越不愿意认真给武汉政府出力,特别是与中央军联合作战时,杂牌军和中央军之间经常会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从而给了日本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更要命的是,在接连目睹了多只杂牌军的结局之后,地方派系的将领们,心中已经对军委会有了惧意!!

他们开始害怕和中央军发生任何关系,害怕来自武汉的官员,害怕见到中央军的高级将领,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人会拿着一大叠厚厚的文件出现,然后将他们多年积攒的家底侵吞一空!

在这样的一种情绪左右下,李品仙这个第4兵团司令等于就是被摆在火上烤!他一面要受着来自武汉卫戍司令部和武汉军委会的压力,一面还得照顾手下数支来自不同派系的杂牌军的感受,鱼与熊掌,你叫李品仙如何抉择?

台儿庄大战,由于有李长官这位杂牌军大佬坐镇,所以李品仙兵团的表现还算不错。到了黄梅广济之战的时候,由于黄浩然的部队是来帮李品仙兵团的,而且让李品仙兵团担任的不过是助攻任务,冲在最前面的全是黄浩然的嫡系部队第25集团军,所以这些杂牌将领也都没有什么话说。

但到了眼下的宿松黄梅之战,情况却变了!黄浩然这一次居然让李品仙兵团担任正面压迫第27师团的任务,却将自己的第25集团军全部转入二线休整!这在李品仙兵团的杂牌将领看来,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虽然和其他的黄埔系将领相比,黄浩然绝对是属于温和派。但他也有过在淞沪大撤退中和南京突围战中收编“地方友军”的“劣迹”,在芜湖的时候更是直接吞掉了川军一师之众!之后还从孙桐萱手底下拉走了曹福林的55军。

若是单纯从吞并杂牌军的数量来看,黄浩然的部队绝对可以在中央军里面排名前三!在黄浩然之上的就只有陈辞修和胡宗南。

不得不防啊!

所以从黄浩然的攻击命令下达到李品仙兵团部的那时候开始,第4兵团的这些杂牌军将领们就每天举行一次碰面会,讨论他们该怎样渡过这个难关!

既不能得罪黄浩然,让武汉找到收拾他们这些杂牌的理由,又不能在作战中受到太大的伤亡,最好还能顺带着将日军第27师团给收拾了!

可这种三全其美的方法,真的存在吗?

其实连他们自己心里也没有数!

有的只是无止境的争吵......

“今天卫戍司令部可是又来电催促,要我们无比全军压上,猛攻第27师团的正面!常言道可一可二不可再三!都想想吧!这是咱们第多少次阳奉阴违了?若不是黄总座仁慈,咱们早就上军法处了!用心和鬼子打吧!诸位......”

开口的将领是第86军军长何知重,原名良权,另号是侬,汉族,贵州桐梓县人,黔军高级将领,毕业于贵州陆军讲武堂第二期。是王家烈的表弟。

第4兵团的这些杂牌军将领们显然对何知重很不买账,不但没有人愿意接腔,还有不少人特意将脸转到了一边。

这里面有两层原因:第一,1935年中央势力就入了黔,对黔军实施了改造,如今的黔军,实际上已经成了半中央军。

第二个让何知重不受其他杂牌军将领待见的原因则和黄浩然有关,如今在黄浩然麾下当差的121师原本就隶属于何知重的86军,而黄梅宿松战役打响之后,86军又是第4兵团中打的最认真的部队!这很难不让人觉得何知重和黄浩然之间有协议!

没准何知重在此战之后会带着86军全员投入黄浩然的麾下呢!所以这种人的话怎么可以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