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有喜有忧(3 / 7)

血魂1937 负凌云 2310 字 2017-01-13

看完电文,吩咐林蔚道:“叫军令部徐部长马上来一下。”说罢起床更衣。

最高当局有些怀疑这份急电的真实性。虽然自9月以来,广东方面时有消息传来,说日军有可能在华南登陆,切断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论战略价值,他相信日军有可能偷袭华南。抗战以来,粤汉铁路已为中国各战场运兵200余万,物资50万吨以上。尤其在上海沦陷后,广州、香港地区成了国际上向中国内地输入战略物资的唯一港口,80%的物资都要靠这根大动脉向中国战场输血。在这点上,他相信东京是不会放过广州的。

但日军陈重兵于华中、华北,手中哪还有战略机动力量?台湾方面充其量不过一二个师团,华北各地日军又正与地方游击军征来剿去,裕仁怎敢于此时开辟新战场?再说香港、广州地区是英、法两国利益核心,东京敢冒触怒西欧列强之险来攻广东?

越想他心里的疑团越大,他甚至认为这可能是东京在分散他的注意力,以便在武汉战场上获得便宜。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循声望去,武汉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健壮的身体进入了厅内……

**************************************************************************

东京,漆黑的夜色笼罩着喧闹了一天的城市。郊外市谷高地军部的灰色大楼里,此刻却是灯火通明,人影晃动。各部门值班人员接收报文、汇集情报,忙成一团。

参谋次长多田骏中将刚刚送走闲院宫参谋总长,正倚立桌前,盯着一幅中国华南地区军事要图,脑子里一遍遍地过着21军司令官古庄干郎中将的偷袭计划。

日军偷袭广州的计划由来已久。早在1937年底,日军就做好了攻占广州的准备,甚至在福建外海已陈兵列舰。但日本空军在长江上炸沉英、美两国军舰一事,引来两国政府的抗议。日本海军大臣担心这种恶劣形势下再在英美殖民地的大门口作战,有可能引火烧身,就上报天皇并终止了登陆计划。

第一次计划的流产丝毫没有动摇东京军部开辟华南战场的决心。尤其在看到上海沦陷,广州日夜向内地抢运战略物资的情形后,日军大本营更是下了决心要攻下广州,卡住中国得到外援的大动脉——粤汉铁路。

徐州会战后,日军在定下会攻武汉计划的同时,决定分兵占领广州。后因天皇顾虑兵力分散和运输器材不足,决定等拿下武汉后再向广州开刀。1938年6月12日,日军大本营以命令的形式将此计划昭告前线各地将领。

8月底,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从慕尼黑传遍地球各个角落。英、法首相张伯伦、达拉第的绥靖政策,使英、法两国对德步步退让,终于演出了慕尼黑协定这一幕丑剧。

捷克被出卖了。

日本军方从慕尼黑风云中,马上嗅出了国际形势的剧变。色厉内茬的英、法居然连毗邻的盟邦都能出卖,那么遥远东方的香港、广州又能怎样?更何况只要日军暂不攻香港,仅取道法国租借的广州湾水域,张伯伦、达拉第绝不至于联手对日作战。

微妙的关系一经窥破,便再简单、明了不过了。广州,已失去一月前甚至还存在的一道光环的护佑,成了日军即将扑击的猎物。

当冈村宁次的第11军在长江南岸空前血战、陷入困境的消息传到东京,立刻引起不小的震动。在中国战场上,凡日军集结重兵攻取某一要地,还从未有过数个师团打不开局面的情况,军部板垣、多田等将军利用这一意外情况,又加紧了向海外增兵的步伐。

御前会议上,军方一上手就取得主动。天皇这次比决定攻占武汉时果断了许多。一来,他垂涎广州已久,计划一拖再拖他也实在难忍;二来,广州若能拿下,必能动摇武汉最高当局百万大军的军心、斗志,于武汉会战也都有利;三则令日英、法已呈衰落不支惨状,他的无敌的皇军尽可在广东大展手脚而无后隐之忧。再说拿下武汉,卡住中国外援的脖子,也许武汉政权的丧钟就将因此而敲响。

诸多利益实实在在地打动了裕仁的心。东京军部,也立即投入了高效的运转之中。

9月7日,东京大本营御前会议正式定下攻取广州的决定。狂妄的海军省似乎还嫌广州分量不足,竟提出同时攻取海南岛的计划。陆军省鉴于兵力有限,反对海军方面的建议。海军次官最后只能悻悻地说道:“海南岛方面那么下一步再说吧!”

海军省的这最后一句结束语,为日后日军进攻海南打下了伏笔。

日本海军一直是进攻广州的积极倡导者。他们促成了广东之战,他们也差点儿毁了广东之战。他们曾给了中国军一个机会。

9月初,海军上层力主进攻广州的意图影响了福建、广东外海日本前线海军。在尚未接到东京指示的情况下,他们便开始了广州湾里毫无顾忌的活动。

日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