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4 / 7)

血魂1937 负凌云 2412 字 2017-01-13

10月7日,薛岳调整部署完毕,开始对万家岭的第106师团发起了全线进攻。

薛岳征战多年,有个习惯。仗打得越是艰苦、越是惊心动魄,他越有精神,头脑也越灵活。困住淞浦师团,薛岳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硬仗在后面。而且他的10万大军是内线中的外线作战,吃掉淞浦一个加强师团,冈村宁次和畑俊六给他的时间不会太多。在华中派遣军的援兵到来之前,他必须解决淞浦的第106师团,否则打虎不成,反受其害!

兰封的教训,可是近在眼前啊.....

可谁会想到,第106师团的抵抗居然非常的凶狠!或许是因为有了第6师团的前车之鉴,第106师团发现突围无望之后立刻选择了龟缩死守待援,比起之前的突围行动,选择固守这样的打法可就大大的减少了第106师团的伤亡,于是在狂攻了半日之后,薛岳忽然发现他的部队有些不够用了!

上哪儿去搬兵呢?武汉方面是远水难解近渴。德安附近的守备部队也是不能动的,他们需要拖住101师团和冈村宁次孤注一掷从波田支队里面抽调出来的部队,压力也是非常的大,全都是不能动的。情急之间,薛岳只有打起了庐山上第66军的主意。

叶肇的第66军是最高当局此前专门指定放在庐山上的,是准备在赣北失守后留在敌后打游击用的。调66军下山作战,那岂不是在最高当局头上动土?身边的人都替薛岳担心,建议他请示武汉之后再说。

薛岳当然不傻。开战之前已从最高当局手中强留下了74军和另外一个师,如今再向武汉请调66军下山,获准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若是遭拒绝后再调,那岂不是公然抗拒统帅?无论如何,第66军薛岳是一定要用的,与其去武汉碰钉子还不如再来一次先斩后奏。主意拿定之后,薛岳吩咐道:“先调来再说。我们可以一边调一边向武汉请示嘛!”

虽然薛岳嘴上说得痛快,可对能否调来66军这支新生力量。薛岳心中也没什么底,他毕竟手中没有军委会的上方宝剑。这年头,没有命令谁肯主动为你卖命?这根本就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嘛!打赢了部队的损失没地方整补还算轻的,一旦打败了,还得背上“抗命”的罪名,永世再难翻身。

一句话总结,薛岳想调第66军下山,实在是千难万难!

正是基于这种担心,所以薛岳在给第66军叶肇发出电报之后又给黄浩然打来了电话,在薛岳看来,他现在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管是黄浩然的部队还是庐山上的第66军,哪一边能来都是好的。

听到这里,黄浩然总算是明白了,原来是因为两件事情导致薛岳现在的困境。

第一件事是黄浩然从第9战区调走了殴震的第4军,这支部队原本是应该出现在万家岭会战当中的,现在却换成了一个三流地方师;

第二件事是黄浩然那在黄梅广济之间歼灭了第6师团,稻叶四郎的下场使得第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变的极度保守起来,转而选择了最稳妥的死守待援,一万多日军缩起来死扛的威力是不容小觑的,所以薛岳才会打得如此艰难。

黄浩然在思考的时候,电话那头的薛岳感觉是无比的煎熬!他很担心黄浩然会拒绝自己的请求,这不光光是关乎自尊心的问题,还关乎着万家岭的结局。

怎么会考虑了这么久?难道真的是不肯答应吗?

薛岳觉得他的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兰封的失败已经是他的声誉大损,若是在万家岭又放跑了106师团,恐怕以后最高当局就再也不会让他指挥大兵团作战了!雪耻岂不是更加的遥遥无期?

终于,黄浩然的声音响了起来,薛岳是满怀着紧张和不安听完这段话的,以下是黄浩然说话的内容:

“放心吧!伯陵兄,我马上让殴震的第4军向德安运动,等殴震到万家岭肯定是来不及了,你从德安的守军抽一个军先动身,然后让第4军去填空,这样最快!还有,叶肇是你的广东老乡,他也不情愿在庐山上打游击,他会下来的!对了,我在庐山上还有一个独立旅,是第25集团军的直属部队,虽然残破了些,但还能用,我会让他们和叶肇一起下山帮你的......”

现在用“喜出望外”这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薛岳此刻的心情了!之前向黄浩然借两个军不过是薛岳在漫天要价,他原本也只是指望黄浩然能从手指缝里面抠出两三个杂牌师来帮他一把!谁会想到,黄浩然一出手就是第4军这样的劲旅,另外还加上了一个旅的基本部队!

“佑臣兄!太谢谢你了!”这声佑臣兄薛岳叫的绝对是诚心诚意的,人情送到这个份上,也真的到位了!薛岳现在已经有些担心他以后该怎么去还这份人情了!

“伯陵兄不必客气!难得你我脾气相投,都喜欢做些冒险的事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也有事情找你帮忙也不一定.......”

黄浩然当然不会介意让薛岳欠他一份大人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