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冲过濉河(2 / 4)

血魂1937 负凌云 2475 字 2017-01-13

虚,黄浩然明明还离黄樵松和张轸有一大截距离,黄樵松和张轸便先自己乱了阵脚!

“司令说黄副座和汤恩伯不对盘,台儿庄的时候还帮了我们第2集团军好多次,如果我们实话实说,黄副座应该不会怪罪咱们吧?”

27师曾经在台儿庄和第25集团军的部队并肩作战,黄樵松也和黄浩然有过一面之缘,所以他的态度最先出现了松动。

张轸担心黄樵松不打自招,赶紧压低声音劝道:“道立兄!你可千万别犯糊涂!黄浩然毕竟是中央军的将领!咱们假装陷入混乱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还害得黄浩然的部队为咱们断后!就凭着这两点,咱们就得吃牢饭!更何况咱们现在坑的是李仙洲!汤恩伯的部下!到时候汤恩伯一定会落井下石!三思啊!道立兄!三思啊......”

张轸的话让黄樵松打起了退堂鼓,黄樵松看着在卫兵护卫下走过来的黄浩然,心中一阵发虚!

黄樵松原名黄德全,字道立,号怡墅,1901年出生在河南省尉氏县蔡庄乡后黄村。

1924年,冯长官联合胡景翼、孙岳发动“********”。黄樵松被挑选担任冯长官卫队连连长,旋升任营长。这年,冯玉祥与李德全结婚,出于尊敬,黄樵松将原名德全改为樵松。

随后黄樵松随冯长官参加中原大战。冯长官失败出走后西北军残部由最高当局收编为26路军。从此黄樵松成为了政府军中的一员。

卢沟桥事变之后,驻守湖北的26路军27师官兵分头由孝感、花园、广水等车站开赴华北前线御敌。行前,将士们怀着战死疆场的决心,纷纷给亲属写了诀别书。黄樵松时任79旅旅长,他写给妻子王怡芳的信中说:“此欢挥师北上,将与日倭决一死战!他不死,我便亡,最后关头便是今日。”

当黄樵松挥师北上时,北平已经失守,长辛店、良乡等地亦为日军占领。为阻滞日军沿平汉路南进,黄樵松奉命率79旅为先头,挺进良乡附近。在琉璃河一带坚持了40余日,为保证友军在涿州、保定一带构筑防御工事,以及从侧面支援南口抗战、掩护卫立煌军前往南口增援都起了积极作用。

1938年1月,孙连仲部由山西调河南整补,黄樵松升任27师师长。

张轸别名翼三,河南 罗山县人。保定军校、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是程潜的老部下,曾经参加过反对最高当局的战争。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轸当上了由独立46旅和豫北5个新兵营合编组建的补充第二师师长,率部参加抗日战争

在台儿庄会战中,第110师担任万年闸至韩庄运河南岸15公里的防务。为了壮军威鼓士气扩大影响,张轸命令后勤部门专门制作了有一个“翼”字的臂章,统一佩戴在左臂上。“翼”字取自张轸之字“翼三”。因此。人们将第110师称为“翼字军”。

正是因为黄樵松和张轸都是爱国将领。所以当他们看到黄浩然这位对敌2集团军照顾有加的战区副司令长官,因为他们私下报复汤恩伯军团的行为而陷入为难之中,心中觉得十分的愧疚!

如果有的选择的话,黄樵松和张轸宁愿不要与黄浩然见面!

可老天爷却偏偏没有如黄樵松和张轸的愿,几分钟之后,黄樵松和张轸见到了满头大汗的黄浩然。

***************************************************

即使有卫兵开道,在数万大军中冲出一条路来也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黄浩然身上的汗水全都是在人堆里面挤出来的,好在现在已经是5月底,骄阳似火,不必担心着凉。

“道立!翼三!没想到你们已经聚到了一起!我还担心要在这人堆里面走上两趟才能找到你们二位呢!”

黄浩然直接叫出了黄樵松和张轸的字,这让黄樵松和张轸感到有些意外。

“副座!您怎么到这乱军中来了?这些失去了建制的部队可危险的很!来人!赶快护着黄副座到安全的地方去!”

黄樵松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只能由张轸代为表达,黄浩然注意到了黄樵松中的不自然,但他也没有联想到这场乱局上面去。

黄浩然大声对黄樵松和张轸说道:“危险?难道还能比日本人更危险吗?好歹都是自己国家的士兵!总不会朝我打冷枪吧?”

就像是在为黄浩然的这番话作注解一样,远处的码头边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枪声!黄樵松和张轸飞快的对视了一眼之后赶紧装出一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样子。实际上开枪的部队正是黄樵松和张轸麾下的27师和110师,黄樵松和张轸早有密令!如果别的部队打算用武力抢夺码头,那就立刻展开还击!

刚才的枪声应该是其它几支部队的军官急了眼,带着兵去冲击27师和110师掌控中的码头,结果挨了枪子!

“副座!这里真的很危险!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