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车。
蒋百里当时也在总统府办公,他比最高当局晚一点得到了消息,对顾墨三的计划蒋百里是举双手赞成的,他有些高兴,走到窗边打开了窗户,晚风吹在他的脸上十分的惬意!
忽然他看到总统府办公大楼前面忙得人仰马翻,远处侍从室的人员从车库里面将汽车开出来,动作很急,刺耳的刹车声传的老远。
不好!要糟!
蒋百里立刻意识到最高当局打算去干涉总参谋部的决断,委员长是不会同意顾墨三撤军的,可是如此朝令夕改,岂不是要让淞沪的军队无所适从吗?
蒋百里飞奔下楼,他要去阻止最高当局,他明白,只要能挡住最高当局,那就等于救了淞沪几十万将士的性命!
蒋百里跑的太快,连脚下的皮鞋也丢掉了一只,捡到皮鞋的卫兵跟在蒋百里后面追赶,呼喊着蒋百里的名字,可是蒋百里头也不回。
终于,蒋百里在办公大楼的台阶上截住了最高当局。
看着气喘吁吁的蒋百里,最高当局也意识到了蒋百里是来劝阻自己的,可是最高当局现在正在火头上,是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他冲着蒋百里吼道:
“百里!你不要来劝我!顾墨三做了糊涂事!我要去教训他!政府里面有人想看我的笑话!要我在民众面前食言!我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委员长!我是一直支持您的,我不是替顾墨三说话,他这次做的很对!淞沪的局势现在已经是十分的危急,这几十万军队要是再不撤可就撤不下来了!委员长!你的家底可是有大半都在淞沪啊!”
蒋百里为了拦住最高当局,连最不该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他希望这个一向喜欢保存实力的委员长能够再犯一次私心,为了他的“嫡系”部队,让淞沪的撤军计划顺利的实施下去。
“住口!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岂能袖手旁观!你不要再说了,我不想听!这撤军的计划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批准的!”
蒋百里大急,抓住了最高当局的衣袖不放手,最高当局大怒,命令侍从室的人员将蒋百里的手掰开,最高当局不断的用手杖击地,摇着头说道:“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说完他钻进轿车,绝尘而去......
见苦谏无效,蒋百里坐倒在地,任谁劝阻也不起来,他不停的重复着:“几十万精锐啊!休矣!休矣!”
***********************************************
最高当局全身戌装,怒气冲冲地赶到南京的总参谋部,他一见到副参谋总长“小诸葛”就高声的说:
“上海是政治、经济要地,无论如何不能放弃!不能放弃!只要我们在上海继续顶下去,相信九国公约国家会出面制裁日本。必须撤回命令,各部队仍在原阵地死守!”
“小诸葛”并不关心美国、英国为首的九国公约国家的态度到底如何,他只知道淞沪战场的军事态势已到了不撤就会被日军包围歼灭的生死存亡的关头。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争一日之长短而置数十万大军于险地,从军事上看,简直无法理解!
不只是“小诸葛”无法理解,最高当局的一番话也令总参谋部在场的高级将领们大惊失色。
这命令已经发下去了,淞沪三角地带的大军有的已经开始撤退,现在要撤回命令,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但是,最高当局毕竟是抗战的最高统帅,在场的军官里面又以中央军各个派系的将领居多,他们一向习惯听命于最高当局,现在最高当局已经发了火,在场的将军们就被最高当局的怒气给镇住了,谁也不敢站出来说话。
“小诸葛”见无人发言,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说真话,毕竟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一旦有所差池,后果将不堪设想。
作为副总参谋长,他无论如何不能一言不发,如此朝令夕改造成的巨大混乱将如何收拾?“小诸葛”似乎看到了混乱的中国军队被日军追杀的惨状,于是他立起身来正色说道:
“委员长,转移的命令已经发下去了,军令如山,前线部队已经陆续退出了阵地。在敌人的强大压力之下,要部队再返回原来的阵地,我看十分困难。”
“困难?我们自东怔、北伐以来,遇到多少困难?今天你我站在南京,不正是战胜困难的结果吗?”
最高当局环顾一下四周,重又盯着“小诸葛”。
“小诸葛”感到十分的委屈,他看着自家兄弟李长官,心想:这是扯到哪儿去了!?如今的局面和北伐又有什么关系,要不是你最高当局将驻守杭州湾的部队抽调一空,前线的部队至于垮的这么快吗?
李长官只是板着一张脸,一言不发。
他太了解最高当局了,一到紧要关头就跳出来瞎指挥,真不明白自己在中原大战的时候怎么会输给这个大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