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就拿这些侍从室的人来说,你要是叫他太监或者宦官那他一定是不高兴的,要是叫他们侍卫的话他们就没那么反感,这淞沪的作战总结,也可以借用一下这样的方式来润色一下。
“百里兄!我现在倒是有些头绪了!”
蒋百里笑着说:
“我知道你是聪明人,一点就透,你再记得一点,功劳是一个人拿不完的,要分些给别人,只有大家都有份,你的功劳才能得的安稳,得的实在。”
黄浩然见蒋百里已经给自己把最后要注意的都补上了,高兴的凑到了蒋百里的旁边低声的说:
“今晚上晚晴楼,记得带上嫂子!还有就是,一会替小弟兜着点......”
**********************************************/
“子超楼”是总统府的主要建筑,位于总统府中轴线北端。这幢办公大楼是在南京政府主席林森任上所建。林森字子超,且任南京政府主席时间最长,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子超楼”。
该楼于1934年开工,至1935年12月竣工。“子超楼”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第一层,先为南京政府文官处,后成为总统府文书局的办公室。第二层是总统、副总统办公司。朝南的是最高当局的办公室,朝北的是副总统李长官的办公室。第三层是政府会议室。
当黄浩然和蒋百里一起走进政府会议室的时候,无数道视线都一下子集中到了黄浩然的身上,那种炙热的感觉真让人觉得有些不适。
黄浩然有了蒋百里的提点,所以在仪态上没有什麽不妥的地方,他见会议室里面还有两个位置空着,知道那是他和蒋百里的位置。
两个位置离最高当局一远一近,近的那个排在最高当局左手的第三张,远的那个则是在最高当局右手的末席,黄浩然知道自己应该去那个末席落座。
会议的开始部分是一些提神打气的套话,黄浩然是左耳进右耳出,不过表面上还是作出一副受教的模样。
现在毕竟是战时,很快,会议室里面的风向一转,会议的重点转移到淞沪抗战上来。
黄浩然也打起了精神,认真听着。
谁说中央军的军官都是草包?一会的功夫,黄浩然就听到好几个人跳出来也对上海的日军展开反击,又是大包围,又是大穿插,总之都是要将松井石根的那点家底都一口吞干净,不过这战略上的目标倒是提出来了,可是战术上的打法却始终完善不了,怎么听什么像是空中楼阁。
主攻派的表演完了就轮到了了主守派,再轮到的就是主和派,最后居然连投降派也跳了出来,什么“和必安、战必亡”之类的狗屁理论也被搬了出来,看着笑眯眯的何部长还有那个姓汪的小白脸,黄浩然的呼吸明显变粗了......
最高当局注意到了黄浩然面部表情的变化,他对黄浩然能忍到现在一言不发有些意外,所以最高当局特意没有打断“投降派”的发言,就是想看看黄浩然能忍到什么时候。
何部长和汪兆铭的“亡国论”最高当局从来没有当过一回事,倒是蒋百里的“持久战”很对最高当局的胃口,日本毕竟是小国,人口有限,白痴的何部长和汪兆铭居然认为这样的弹丸小国能够入主中原,这简直是笑话。
连黄浩然这个小家伙都知道“以空间换时间”,“静待外部环境的变化”, 何部长和汪兆铭简直连个小军长都不如,这样的人居然也在党内有大批的人跟随。
比起外面的日本人,内部的分裂和背叛才是致命的问题。
见最高当局迟迟没有表态,“投降派”以为自己的理论有了市场,于是不顾满座军官们涨红的脸色,更加投入的兜售起他们的“和必安、战必亡”,会议室里面一时有些群魔乱舞的意思。
副总统李长官已经露出了蔑视的微笑,最高当局决定不能让何部长和汪兆铭的小卒子继续丢自己的脸,于是大喝一声:
“够了!”
“投降派”们见风向不对。立刻都缩了起来。
“黄军长,99军在淞沪打得不错,应该对淞沪抗战有着独到的见解,你给大家说说吧。”
最高当局的亲自点将,一下子将黄浩然推上了滋滋作响的油锅。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集中到了黄浩然的身上。
*******************************************************
黄浩然站起来清了下嗓子,向最高当局和在座的同僚们点头致意,蒋百里看着黄浩然的这幅做派,十分的兴奋。
蒋百里在期待黄浩然今天的表演。
“委员长,各位同僚,虽然淞沪抗战我军暂时处于被动,但是他的意义是巨大的!淞沪会战是中日战争中具有决战性质的战略性战役!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