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家祖上留下的东西还真是吓到某个后人,托这个后人的福,冯家茶馆的性质也就渐渐被改变了。
这个改变冯家商途的后人,就是那位把鬼故事留下来的冯家先祖的曾孙子。
老人家晚年把茶馆交给大儿子和大媳妇照看着,其他的儿子和儿媳妇们,乃至孙子和孙媳妇们也都不甘示弱地,相继跑到外地去开分店,不断地扩展家业。
所以这曾孙子们就只能丢在祖宅,交给太爷爷带着了。
古代人就已经这么有经商的头脑了,还是在重农抑商的苛刻政策下,百折不挠,百殆百战。
难怪有人曾经说过,这世界上有两个种族的人结合的后果最可怕。其中一个当然就是我们这么伟大的民族了,另一个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自己猜猜看。
其中有一个小曾孙子,就超级害怕这一类怪谈,而老爷子每次就特别喜欢用怪谈去欺负自己家这个小曾孙。
也不知道老爷子是哪里来的抖S,就喜欢把人给逗哭了,再发俩冰糖葫芦哄着。
至于其他的小曾孙,据说虽然都害怕,但并没有很强烈地表示出不喜欢。再后来,那个超级怕鬼的小曾孙就成了众人每天逗弄的对象。
听到这里,我默默地在心里为他默哀三分钟……好可怜的娃啊!
古人云,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是会咬人的!
这小曾孙后来渐渐长大了,打死不继承家里的产业,一个人跑到外面去闯荡了一番。
要我说,是我的话,我也能多快,就多快的闪人,这个家待着好可怕啊!一屋子人都想变着法儿的弄哭你,想想都觉得可怕。
一离开家就过了差不多二十年才回来,也不说自己在外面都做了什么。默默地接过自己父母手中的一个茶馆,再一次的出门了。
他所接手的茶馆,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间。
冯爷爷说他们这间茶馆是日夜兼开的类型,在这整个县城,乃至整个城市都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当然这也是那位曾孙想出来的,为了收集另外一个世界的情报,不得已而为之。
有人或许会说,日夜兼开的店,都是开了财路的黄金屋。
其实也不全是这样的。
你想想啊,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说法,虽然是挺有道理的,但那也得是在收支合理的前提下吧?
要说你大山里的小茶馆,再怎么开财路,这里经济水平就这样了,你还想穿金戴银啊?
所以小茶馆也就只能说是勉强继续经营下去,他的父母原本都对这间茶馆不抱希望,打算低价出售的。现在他来坐镇了,虽然不怎么挣钱,但好歹也不亏本。
自家的店,又是自家的娃在看着,这废店一说,想想也就不了了之了。
至于为什么家大业大,却偏偏跑来这穷酸潦倒到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来,也是为了方便收集情报。
想想也是,城市里人多,人气十足,能收集的情报肯定不如这人气贫瘠的地方。
再加上大山里常驻的精怪妖灵之类,偶尔也喜欢幻化成人型,半夜里溜达到人类的地盘晃荡。
它们一般不会离开自己的窝太远,这偏远小县城里的茶馆又是日夜兼开的,简直就是正中下怀啊!
不过唯一令那位曾孙没想到的是,自己只不过是听从自家师父的建议,开了这么一个茶馆。
明着当一个普通的小茶馆老板,暗里懂行的都知道这里可以收集或贩卖情报。但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座茶馆是为了监视监察而存在的。
也不知道是谁在哪里怎么知道的,说是三界即将大乱,妖邪霸世,生灵涂炭。说得是一个天花乱坠,比那世界末日还要来得凄凉。
要知道玄门之说,在外世有个不可道的外号——中二病集中营。
当我听到冯爷爷这么说的时候,差点没笑岔气。
尤其是看到一长相和蔼的老爷爷,突然爆出这么一个跟他年纪完全不相符的现代词汇,还眨巴眨巴眼。那异样的反差萌,真是令人捧腹大笑。
这名字也不知道谁取的,微妙的毫无违和感嘛!不过这外号虽然逗,但绝对是可以站得住脚的。
要知道玄门大多选在深山老林里,一是为了磨练弟子的心性,二是为了获取天地灵气,三是偶尔还能让弟子们组个队一起出门感受下实战打BOSS,一举三得啊!
在深山里长大,不接受人情世故,一根筋的家伙比比皆是。
那可真是武侠小说里那种,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指东打东,指西打西的类型,而且他们那种脑容量估计不会明白灰色地带或者三不管是什么意思吧。
哪儿哪儿都有他们,打着劫富济贫,为人为善,降妖除魔的旗帜,穿梭于山野之间,叨扰山间生灵不说,还到处行黄暴之举。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