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台前幕后(1 / 2)

神眼强棒 十二张 2666 字 2017-02-01

代打的三浦是二年级生。在秋大会的比赛里,二年级就是最高的学年。

李元让觉得三浦之所以此前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都是替补,一定是有他的原因。

或许是打击上有没有暴露的死穴,又或者守备上不得台面。

而且既然是缺乏实战经验,见识德田球儿所投出的这级别直球的机会必然不会太多。

一想到这一点,李元让就放松了不少。

内外交替的简单配球模式。虽然不是每一球都能送进好球区内,但德田的直球毕竟有威力。

顺利把球数推进到了两好一坏。

如果现在场边有和平学园的球迷在的话,现在应该可以一起站起来喊“最后一球”这样的话了。

可惜并没有。

哪怕是和平学园休息区这一侧的三垒看台上坐着的也是克明馆高校的支持者。

“场上的那个谁,把广桥送回本垒啊!”

观众们连三浦的名字都懒得去记。

李元让把视线从看台上转回场内。然后配出一颗外角变速球。

这球投的算不得漂亮,甚至还略微偏出了好球区一点。

李元让的本意其实只是为下一球做个铺垫。

不过打者三浦大概是被看台上观众逼的太紧,急于挥棒。

就这样三振出局。

没有出什么意外,比赛就在这种情形下结束。

两队球员列队行礼,然后向场边观众鞠躬致意。

“广桥选手加油!明年再见!”

尽管克明馆是今天落败的一方。看台上传来的仍然只有这样的声音。

“明年春天的甲子园,克明馆肯定一点出线机会都没有了吧?”

李元让一边退场一边问矢部。

“那是当然,毕竟连三十二强都没打进。”

春季甲子园的选拔大会是邀请制,理论上不到主办方公布,谁也不知道哪支球队会被邀请。

但近年来大部分地区的出线标准都已经固定下来。

东京地区的球队如果想春甲百分之百出场,就必须要拿到全东京一起参赛的秋大会冠军。

亚军要和关东大会的第五名分享一个名额,大趋势上是关东的球队拿到名额的几率更大。

不过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种机会能在春季甲子园出场。

这就是所谓的“二十一世纪名额”。

每年有三支球队可以通过这个名额进入春季甲子园大会的本赛。

可是取得二十一世纪名额的学校大多数都是场地条件不佳、出场球员不足、或者必须兼顾文武两道的升学名校之类。

作为私立棒球传统强豪的克明馆高校显然不符合这种要求。

二零一一年的大地震以来,东日本地区的二十一世纪名额又基本每年都是照顾灾区各县的球队。

东京地区的球队这些年只有一次被选中。那是一所都立的进学校。

而且虽然说二十一世纪名额的代表校对球队的参赛成绩要求十分宽松。可是也有硬性规定存在。

像是东京地区的球队必须要打进三十二强才有资格参加选考。

而秋大会本赛有六十四只球队参加,克明馆在第一轮就被淘汰,连参加选考的资格都没有。

“说起来,咱们现在算是打进三十二强了吧。那岂不是有机会拿这个二十一世纪名额?”

李元让继续问。

“如果是夏天那种情况的话也许可以,但是现在的话……”

矢部看了看自己身后的队友。

和平学园棒球部现在大概有十四名球员。

虽然依旧算是人数不足,而且新进部员基本纯粹是凑数,但与夏天比起来已经大大改善。

更何况和平学园的训练设备和配套设施都算是完备。根本没法在二十一世纪名额选考这种“比惨”的事上取得什么优势。

“那看台上这些观众就真的只有明年夏天才能再去支持广桥了。”

“如果他们明年夏天还记得广桥的话……”

矢部明男自己差不多也算是高校棒球的球迷。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关注东京地区的比赛。

从十二月到二月禁止进行对外练习比赛。再加上和甲子园出线无关的春季东京大会往往会被忽视。

秋大会落败的球队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要等到明年的夏季预选。

那时候,这些迷妹也许早就发现了自己新的偶像。

更何况马上就是职棒的选秀大会,秋大会结束一直到来年职棒春训,对真正关心棒球运动的球迷来说,本年度从高校毕业的职棒新人才是关注的重点。

“说起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