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障碍(1 / 2)

神眼强棒 十二张 2513 字 2016-12-08

学习捕手的配球已经有一阵子。李元让当然知道“缓急”是怎么一回事。

但对于一般的投手来说,直球与变化球之间有二十或三十公里的差已经算是难得。

像是今年这位对手,扶桑第三的千叶这样变化球比直球慢上近五十公里的投手,在高校领域实在是不多。

慢曲球不是特别罕见的球种,不过李元让以前真的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慢曲球。特别还是从左投手手中投出来的。

千叶广之的投球姿势是典型的四分之三投法。即便如此,对李元让来说,千叶投出的曲球依然是从离自己很远的位置投出,划出大大的弧线最后钻进好球区外角。

整个球的飞行轨迹感觉上都离自己十分遥远。

基于自己的空间感和洞察力,李元让当然知道这一球最终会飞到自己可以击中的区域。

紧握球棒的双手随时准备挥棒,而球迟来的那微妙的几十毫秒,让打者身上的肌肉一直充满紧张感。

李元让看着自己打出的界外球。他知道如果再有几次机会,自己一定能够找到狙击慢曲球的节奏感。

左投手投球时,出手点往往完全暴露在右打者面前。

所谓外角的出手点“远”的感觉,其实对一般的右打者来说也是观察球路的有利条件。

但至少是现在,李元让还没能适应。

第三球是一颗球。位置不算特别刁钻。但差的关系让打者从视觉上会有球更快的错觉。

李元让当然不会被这样的球轻易压制的无法出棒。

实际球一百四十公里,体感球也许有将近一百五十公里的这颗直球最后还是被击中。

飞行轨迹见高不见远。

外野手船桥高喊一声,接管了游击手身后的防区。这一球被稳稳的接在手套当中。

“真可惜,我本来期待船桥这一球能漏接的。”

刚一回到休息区,矢部就对李元让讲了这么一句。

“这种程度的高飞球哪有那么容易失误的。”

“是啊,弹道再平一些就好了,特别是如果球能打进船桥的防区里的话。”

扶桑第三的外野手船桥俊人是打线中的开路先锋。

打击和走垒的实力都是一流。

靠着不错的度,外野守备范围也很广。

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接球的时候有些毛糙。

这不是基本功不扎实之类的问题,纯粹是心态的原因。

上一场比赛,就是因为他第一局的漏接,阳野高校一开局就取得了先制分。

不过后来,也是靠着船桥他自己的本垒打,扶桑第三才能扳平比分。

无论守备时多么让人信不过,就单靠打击和走垒的能力,不会有哪个监督敢于把船桥这种水平的球员放在替补席上。

二局下半的比赛,和平学园第一个要面对的打者就是船桥俊人。

船桥是位右投左打的选手。如同姓氏所显示的那样,出身于千叶县。

从小便接触棒球,小学和中学参加了各级别Litt1eLeague系列比赛。最后靠着棒球方面的成绩进入了东京的私立名门扶桑第三。

这是典型的棒球精英的成长轨迹。不止是船桥,扶桑第三先阵容中的每个人几乎都走的是这条道路。

和平学园则是与他们完全相反的一支队伍。

作为主战捕手的李元让,接触棒球运动才刚刚三四个月。

其他的队员要么一直就只是玩票而已的爱好者。要么就是像田古和正冈一样在棒球精英道路上半途而废。

如果说有谁从小到现在都把棒球运动当做人生中的头号大事。

大概也只有身为队长兼王牌的福岛一平了。

比赛现在才刚刚开始,福岛脸上还看不出疲惫。

不过李元让知道自己的这位搭档今天状态如何。

正式投球前的试投,虽然从测器的角度来说球尚在,可从接球的手感就能察觉到,棒球的进垒度与初有不小的差距。

变化球的球质下降就更为明显。

今天这场比赛,如何让福岛分配体力保持控球,这对李元让来说是一大挑战。

船桥是出了名的快腿。不过在配球的时候李元让还是尽量让福岛压低球路争取能让对方打出凡打。

而结果却不甚理想。

不但被对手耗到两好两坏。第五球的外角球更是被推到三游间方向。

场边有着不少支持者的三垒手川崎奋力拦下了这个滚地球。但传球到了一垒时还是没来得及。

这一球成了內野安打。

第二棒的宫下依旧是个左打者。

一站上打击区,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