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袁谭:我踏马招惹了个什么怪物啊(1 / 2)

崔琰被揍得鼻青脸肿,灰头土脸地奔回来,袁谭见了顿时大怒,便率兵进逼。深觉这太史慈欺人太甚,现在箭在弦上,不打一仗天下人也会笑话。

他请辛毗做随军军师,辛毗也欣然而往,辛评不忍见兄弟戏弄大公子,此前就告辞回袁绍处去了。太史慈正巴不得要打仗,大喜之下连忙引军迎击,两军在安丘和昌安之间的原野上对上了阵势。而就在这时,向北数里的一座山顶上,却有一群人密切关注着此处的局势。

这些人乃是传承千年的故齐贵族,其中的田、陈、谢几家都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家传的。除此之外还有几位名士,其中有孔融的侄子孔钦,郑玄的堂侄郑胜等人。这些人作为齐鲁一带影响力最大的人物,是最关心青州局势的,所以来到这山中遥遥观战。

“那太史子义亦是青州人氏,倒远胜袁氏父子多矣。”三十多岁的孔钦站在一座大石上说道。孔融被袁谭逐走,孔钦自然不会对袁家有什么好印象。“太史慈倚仗武力,率先挑起刀兵,全不念乡土故地之谊,岂能以乡党视之!”谢家的谢琨冷笑道。

故齐贵族对秦羽的态度比较保守一点,大都更偏向袁绍。

不过其中田家算是例外,当年田家的田楷也曾经做到过青州刺史,不过却是公孙瓒举荐,属于公孙一系。后来被袁谭击败后,逃往依附公孙,死于战场之上。

田家献出大半家产,并贿赂了袁绍亲信谋士许攸,方才得以幸免,保有部分产业。因此对于袁绍实是恨之入骨,此时田家新任家主田顺就道:“那也远胜过袁本初父子,我青州事岂到他们来做主!岂不忘邓文坚父子?”

邓文坚名叫邓同,是青州一带的名士,去年惹怒了袁谭,父子五人一起于路边被杖毙。这件事引起了青州民间很大的反响,田顺拿出来一说,谢琨也就不吱声了。

这一群人对于战场的关切,估计比身在局中之人还要更加要紧几分,大可称其为“观察者组织”了。“以诸位看来,两军何方可得胜?”陈家的陈许捻须沉吟道。

“这还用说吗?袁军人数倍于秦军,且士气高昂,鼓噪奋勇,其势不可挡也。反观太史慈部死气沉沉,军士寂然不动,以某看来,怕是会一战即溃。”谢琨装着很懂的样子说道。

众人都为之点头,这一群人哪里有什么懂得军阵的人物,只有郑胜说道:“不然,某听说为将之道,当能约束军士情绪。这骚乱喧哗未必便是士气强盛的表现,寂然沉默也不代表士气差。”

只是他年纪不到三十,名气又相对较低,时常躬耕于田亩,能站在此纯粹是靠其叔的名头,所以众人都只是白了他一眼,没将这话听进去。

“快看,袁军开始进军了!”谢琨激动指点道。

众人都踮起脚尖,远远望去,只恨目力太差。此时要是有个望远镜,怕是人人都要出天价相购。可惜秦羽是根本不会对外出售的。

虽然有些看不太真切,但诸家都派遣有家仆,离战场极近,不时派人来报知战况。

“袁军进攻了!非常强势,当先步兵阵推进,数千弓弩手随后,阵形相当凌厉!”

“袁军步步进逼,两翼的轻骑开始出击!”

“袁军已经进入射程,弓弩手开始前突放箭!战场上箭如雨下,太史慈军团恐怕会损失惨重!”众人一边观看,一边听着家仆们的报告,都纷纷感叹道:“看来这太史慈到底比不上秦子卿本人啊,或许是袁军太强了?”

“田兄,我看你还是再去给许子远送点财物吧,否则你适才这番话流传出去恐怕也不太妙啊!哈哈!”“看来大局已定了啊!”

正议论感叹时,一名家仆面如土色地爬上来,结结巴巴道:“报………”

“快点说!太史慈军损失情况如何?”谢琨不耐烦问道。从这里看去,太史慈军团还寂然不动,似乎没有崩溃。

“太……太史慈的军团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家仆一脸惊惶,像是见鬼一样地叫道。

“怎么可能?他们能挡得住箭射?”

“是真的!太史慈军团全军身着重甲,犹如铁桶一般,前排虽然密密麻麻插满了箭枝,但那甲胄质量太好,竞然完全无事,此时正在缓缓向前推进!”家仆擦着汗惊恐道。

在旁边亲眼目睹那钢铁壁垒的推进,哪怕是旁观,也不由感到一阵巨大的压力。

观察者众人顿时面面相觑,此时也可看清太史慈军团确实在缓缓向前推进,而袁谭的步兵阵和弓弩手全部往后忙不迭地撤退。

“这仗……是怎么个打法啊?太不合常理了!”谢琨仍然装作很懂的样子嘀咕了一句。

此时的战场中,袁谭相当装逼地弄了一辆战车坐在上面,此时却是满头大汗,失惊道:“怎么可能有这种事!继续射!不要停!”

“将军!对方已经推过来了!太近了!”

“用枪刺啊!用刀砍啊!不要害怕,他们一样是血肉之躯!”袁谭嘶声怒吼道。

但是无济于事,两翼的轻骑上前试着发起攻击,也是如同挠痒一般,却是迅速被击下马来。随着太史慈军团脚步加快,那钢铁壁垒带着令人胆寒的气势碾压过来时,袁谭的全军都开始加快速度后撤。袁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