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舰尾那间特制的共生生态舱中,淡紫色的生物光均匀地洒满空间,舱壁的生物活性材料随着能量流动泛起涟漪般的纹路,如同母星盖亚的潮汐律动。艾拉悬浮在舱室中央,几丁质外壳上的金色光纹平静地流转,像脉络中流淌的星光。但她的核心意识场却像一张张开的精密网络,捕捉到了舰内越来越明显的&nbp;“杂音”——&nbp;那些不和谐的能量波动,如同盖亚之网中异常的熵增节点,让她本能地感到不安。
通过她与生俱来的、对能量和意识波动的敏锐感知,整个&nbp;“彼岸号”&nbp;在她&nbp;“眼中”&nbp;呈现为一幅复杂而动态的能量图谱,每一处区域都散发着独特的频率和光泽
星尘所在的云海矩阵区,此刻正翻腾着一股高度紧张、充满防御性的数据漩涡。那片由蓝光主导的能量域中,原本规律流动的数据流变得湍急而混乱,像是风暴来临前的海面。主频率稳定在&nbp;450thz,但叠加了大量高频杂音(12phz),这是算力过载的特征。更让她警惕的是,在漩涡边缘,潜伏着一丝极细的、冰冷的暗紫色能量流&nbp;——&nbp;它的频率极不稳定(在&nbp;200-800thz&nbp;间跳跃),带着明显的恶意和窥探意图,像伺机而动的毒蛇,紧紧缠绕着星尘的意识能量场。而星尘自身的意识能量则像一根绷紧的弓弦,呈现出明亮的青蓝色,却在暗紫色能量的触碰下不断震颤,泄露着焦虑与专注交织的波动。
原人生活区的能量场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股沉重、粘稠、如同发酵淤泥般的怨愤能量正在弥漫、汇聚,主色调是压抑的暗红色,频率低缓(15hz),如同闷雷在地下滚动。这股能量从公共休息区、个人舱室等多个节点涌出,沿着走廊的金属结构缓慢扩散,所过之处,原本温和的生命能量场(人类的生物电信号)都变得扭曲而躁动。其中几个点散发着更加尖锐的能量脉冲&nbp;——&nbp;尤其是&nbp;“铁砧”&nbp;所在的舱室,那里的暗红色能量中夹杂着刺目的黑色火花(频率&nbp;1hz,属于破坏欲的特征),能量密度是周围区域的&nbp;7&nbp;倍,且在持续增强,像一颗即将引爆的能量炸弹。而拓的位置则像一团试图稳定风浪却力不从心的篝火,散发着温暖的橙黄色光芒,却被周围的暗红色能量不断侵蚀,光芒忽明忽暗,充满了焦虑和无力感。
磐石&nbp;-&nbp;彼岸的核心节点位于舰桥中央,那里是一片绝对理性、高速运转的冰冷光域。纯蓝色的能量流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咬合运转,频率稳定在&nbp;100hz,散发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但此刻,这片光域的边缘正散发着无数高频的、指向性的监控脉冲(频率&nbp;5ghz),这些脉冲如同冰冷的探针,以&nbp;01&nbp;秒&nbp;/&nbp;次的频率刺向星尘区和原人区,在舰内编织出一张无形的逻辑之网,覆盖了&nbp;98%&nbp;的空间。脉冲的强度在靠近&nbp;“铁砧”&nbp;舱室和云海矩阵区时会自动增强&nbp;30%,显示出磐石对这两个区域的特殊关注。
艾拉感到深深的困惑。在她的母星&nbp;“盖亚之网”,所有个体的意识&nbp;“涟漪”&nbp;都根植于星球意志的和谐海洋中,能量的流动只有一个目标维护整体的存续与健康。为了抵御熵噬病,共生体会将意识能量汇聚成洪流;为了修复受损的根茎网络,个体愿意暂时牺牲部分能量;为了传递重要信息,孢子云会跨越千里协同运作。内耗?内部对抗?这个概念对她而言极其陌生,甚至难以理解。
她的意识回溯到盖亚之网的记忆十年前,一场星尘风暴袭击母星,西部的净化塔集群受损严重,东部的共生体立刻自发调配能量支援,没有指令,没有抱怨,如同血液流向伤口。而现在,这些人类在面临外部如此巨大的威胁(熵噬病吞噬着她的家园,源流的阴影笼罩着宇宙)时,却要将宝贵的能量和意识用于内部的对抗?星尘的能量被防御和焦虑消耗,原人的能量被怨愤和破坏欲裹挟,磐石的能量被监控和算计占用&nbp;——&nbp;这在她看来,是极其低效、甚至自毁的行为,如同盖亚之网中的细胞互相攻击,只会加速整体的衰败。
这种内部的&nbp;“能量失衡”&nbp;让她感到越来越强烈的不安。她能清晰地感知到,星尘区的暗紫色能量(“刺针”)正在尝试突破防御,原人区的黑色火花(“铁砧”&nbp;的破坏计划)能量特征越来越清晰,而磐石的监控脉冲也在同步增强,三方的能量场形成了一个危险的三角漩涡,能量张力不断升高。她担心这种冲突的漩涡会消耗掉远征队宝贵的精力和资源,最终影响到对母星&nbp;“盖亚之网”&nbp;的援助&nbp;——&nbp;如果连自身都无法和谐,又怎能指望他们帮助盖亚抵御熵噬病?
她需要表达她的关切,哪怕这种跨文明的沟通充满障碍。
她首先尝试联系拓。生态舱的通讯屏亮起,拓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嘈杂的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