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4.9林黛玉:总要有人伺候吧?
感谢“书友20180330205231130”老爷11月票!
感谢“南九院”老爷18月票!
次日上午,河间府。
一夜的战事早已结束,却又没能完全结束。
城内到处起火,如今倒是大部分熄了,可惜基本上是因为东西烧光,无物可烧后自动熄灭,以至于整个府城上空积聚了大量烟气,看起来竞像是阴天一般,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
东方已经升起朝阳,原本应该天气不错的。
持续到大半夜的厮杀和惨叫声早已停止,只余零星的哀鸣。
因为“匪过如梳、兵过如蓖”!
一句话,眼前这座堪称京畿重镇的府城,废了。
至少数年之内,这里很难恢复到曾经的繁华。
林锐只能想到这里,如今他根本管不了。
“大功臣来了,哈哈哈!”正当他站在中军大帐前走神时,身后传来陈瑞文放肆的笑声,他有理由这么做,因为就在昨天的同一时间,他还在赔着小心说好话,就为争取一个机会。
“见过镇帅、见过赵堂官。”林锐急忙进帐,躬身向两人行礼。
这里只有他们,郑恒不在,他正带着手下在城中亲兵“督促战事”。
“坐吧!”赵全的表情有些复杂,仔细打量他半晌才继续开口,“林兵曹真年轻啊!”
“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跟着先父和几位叔伯,这个营头看看、那个营头窜窜呢!”陈瑞文同样感慨,“现在各家的几个小子更不成器,牛大哥膝下的彝哥儿算好的,一天天干什么呢?”
“武选清吏司郎中、从四品的信武将军,在扬威营中挂职。”赵全轻轻一叹,“我从年不足二十就在潜邸跟随陛下,一步步做到侍卫统领,自认为有几分能耐,现在却不敢这么想了。”
“两位大人如此抬举,末将惶恐!”林锐一脸“惊慌失措”。
“你小子!”陈瑞文哑然失笑,只是说完这句,他就缓缓坐下,低头打量起茶杯,仿佛上面有花。“林兵曹,今天的功劳我都看在眼里,可惜现在只能泼点凉水。”赵全转头看看他,眼见半天没动静,知道是让自己出头做恶人,面露无奈之色,“我们都明白,你不大可能再提拔了。”
“赵堂官的意思呢?”林锐立刻沉下脸色。
其实,这一点他早有预期。
二十多岁的正四品散官无妨,实缺有些骇人听闻。
前明时期,曾有过推崇“少年天才”的风气,但上面的人很快就发现,这玩意儿太特么容易“制造”了,尤其是各大世家,几乎是随便花点儿人情,就能很快推出一个甚至几个。
大周立国后,虽然大方向上基本承明制,细节上往往会做出一些改变,或者调整一下名义之类,像是大量使用的“古典”称呼,如节度使、兰台寺等等,其中也包括对原本错误风气的抵制。
能不能做到先不说,表面上肯定要注意。
比如在人才的提拔任用方面,出于对所谓“少年天才”的厌恶,上至朝堂下到各级衙门,普遍会对官员采取隐性的“年龄要求”,不会过早重用,确实要用的,往往只给散官不给实缺。
这就是文武百官年轻一代普遍“挂职”的原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只是哪个朝代的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在这条路上,林锐已经走到头,二十来岁的正四品散官、名义上手握两个千户精兵,再往上最少一个内陆卫所指挥使(正四品实缺、三千户制)的位置,实在难以安排。
否则,他甚至不需要立功,熬时间就能提到很高的位置,再加上他的能力,三十出头怎么着也能做到京畿卫所指挥使(正三品、五千户制),甚至是团营总兵(正三品、有从二品散阶)。
做个对比,牛彝三十多岁,还在从四品散阶晃悠呢!
再往后怎么办?
一个官员半百,都能算正当年!
“陈镇帅、林兵曹,如今这河间府战事已了,本官也该回京复命了。”眼看话题继续下去,就会显得难看,赵全很干脆的选择绕开,因为他已经开过头,“一战全歼乱贼,功不可没!”
至于基本废掉的河间府城,他甚至提都没提。
“若无赵堂官亲自赶来提醒,老夫可不敢乱动。”陈瑞文说起场面话。
果然,赵全的脸色好看许多。
“不过是几个小毛贼,值什么?”正所谓“投桃报李”,他稍一考虑,还是说出了不少信息,“昨晚一战虽说将贼军大部包围全歼,根据陈镇帅送来的几个人招认,真正领头的还是跑了。
贼首是个女人,自称“警幻仙子’,身边的绝对亲信号称“圣军’,人数大概在两百左右,昨晚拼死掩护她逃窜,也是唯一跑掉的,这件事我只会禀报陛下,对外肯定不会乱说。”
这也是“报喜不报忧”的惯例。
如今从他嘴里当面说出,却要算人情了。
两人聊的深入,都没注意到一脸懵逼的林锐。
警幻仙子?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还太虚幻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