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4.6秦可卿:大婶子不想?
对于这年月的军队速度,林锐猜对了,却又不全对。
说对,是因为他们确实非常慢,根本没能按照原计划的三日就抵达,而是拖拖拉拉、陆陆续续,一万多人仿佛断线的珠串般,就是凑不完整;说不对,是因为他们好歹抵达了。
至于“失期”的问题,还是别太深究了。
如果让他来统领贼军,定会凑出一支能打的骑兵反复“拉网”,太多不敢说,最少打散一半儿很轻松,幸好大家是菜鸡互啄,一边烂的够呛,另一边真就在城中坐视官军完成集结。
好消息是,近两万兵力已经凑出。
坏消息是,一片乱哄哄的样子,怎么都不像是能打的。
神威营驻地,中军大帐。
目送一帮“签到”的军头们离开,陈瑞文脸色阴沉。
“不至于吧?”林锐想劝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只能面露苦笑。
“这群废物!”总兵大人不顾形象骂了出来,“十几个卫所,只凑出来区区一万兵马,这就罢了,一大半竟然都是乞丐般凑数的,不计战力也只有不到三千战兵,真是全都该杀!”
林锐没说话,只是转头看看后帐示意。
陈瑞文意识到不妥便没再多说,摆手示意他和陈也俊跟上。
待三人回到后帐,就见一个身着飞鱼服、腰悬绣春刀的中年壮汉主动起身,简单的拱手一礼,正是这次跟着京营前来的锦衣军负责人,唯一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的身份有些偏高。
“赵堂官辛苦了!”陈瑞文客气的还礼。
来的竟然是锦衣军北镇抚司指挥使、外人多称“堂官”的赵全!
大周立国后基本承明制,朝堂、衙门之类的设置也差不多,包括锦衣卫,只是因为其过于卧槽的名声,改称“锦衣军”、仍挂“天子亲军”腰牌,内部同样分为南北两个镇抚司。
北镇抚司主管执行,一般人常说的“锦衣军”,其实就是指的他们,指挥使赵全原本是靖安帝未登基前的“安王府”侍卫统领,这也符合皇家惯例。
他不止一次奉皇命抄家甚至灭族,名声不大好。
南镇抚司主管监察,不仅针对朝廷百官,“同事”的北镇抚司也跑不了,虽然设有指挥使,其实只是个养老的空筒子,真正的负责人就是戴权,这同样符合大周立国之后的习惯。
名声实在烂到捡不起来的东西厂取消了,南镇抚司因为历来由皇帝的亲信太监掌管,也被外面戏称为“内厂”。
“陈镇帅、林兵曹,赵某这次过来的目的,想必你们也清楚。”赵全虽然是公认的靖安帝亲信、长相也偏凶狠,实际却很有分寸,说话、办事都留着小心,“可有什么要吩咐的?”
一方面,他的位子本就不好坐,小心一点儿没大错,另一方面,陈瑞文哪怕被带回京城,顶多就是去职留爵,地位再怎么降低也有下限,不会真的丢命,完全没必要往死里得罪。
“赵堂官客气了,你我都是为皇家效命,自该忠君之事。”陈瑞文更不敢作死,“只是这次的事情有些特殊,陈某败了不假,内里却有不少古怪,想必锦衣军也有不少消息吧?”
赵全立刻皱眉。
现在河间府城中的“贼军”,他就算没有详细消息,多少也能猜到一些,这种事情哪怕是他这个靖安帝的亲信,也不敢在公开场合多哔哔,就连上报都要万分小心,先确保绝不泄密。
否则,背后势力的反噬太厉害,他抗不住。
林如海遇刺的内幕,他肯定知道的比外面多得多。
“陈镇帅的意思呢?”良久,他客气的问道。
“不敢!”陈瑞文先对着京城方向拱了拱手才开口,“因为各部的延误,如今距离陛下圣旨的“七日’只余今天,还望赵堂官稍作宽限,正好也能休息一下,明日再带我回京如何?”
“哦?”赵全表情一动,“陈镇帅有把握?
“安平,你来说吧!”陈瑞文终于松了口气,“火器的事情没人比你强。”
“见过堂官!”林锐这才有了开口的机会,“末将带的飞雷炮一”
“直接炸开城墙?”赵全和他说话就没那么客气了,“你有把握吗?”
“不瞒堂官,末将一共带来两个炮百户、十二门飞雷炮,陈镇帅手里还有七门可用,子药已经运到,只等一声令下,剩下的无需堂官担忧。”林锐非常自信,“一旦把城墙破开”
“到齐的各部兵马就能解决剩下的问题。”赵全露出满意的笑容,“一天?”
“陛下既然下旨七天,自然只有七天!”陈瑞文立刻表态。
“既如此,赵某也不用枉做小人!”赵全说着话便已起身,“告辞!”
目送他出门走远,陈瑞文轻轻舒了口气。
“你小子,胆子不小!”他转头看向陈瑞,“你知不知道,刚才那几句话不要紧,等于是向陛下表态,今晚一定能拿下河间府,成了当然最好,成不了我不过丢官去职,你就难说了。”
“镇帅放心,若是真没把握,难不成我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林锐淡淡看向河间府方向,“飞雷炮的威力你知道,指望轰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