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3.42 孙皇后:本宫是问那个不老实的!(2 / 3)

母的表情复杂起来,却不再有丝毫怒意。

“鸳鸯,你觉得呢?”不知过了多久,她突然问道。

“回老祖宗,奴婢觉得两位奶奶说的有道理。”丫鬟的声音很平静,显然早已考虑过,“袭人毕竟只是丫头,闹大了对我们两家都不是好事,反不如悄无声息的把事情定下。”

“可惜了啊!”贾母长长一叹,扶着丫鬟起身,“敏儿早就已经告诉我,锐哥儿和林丫头的良缘早定,且是如海临终前定的,我就是再如何也不能多话。”

“老祖宗,奴婢一直不明白。”鸳鸯扶着她向外走去,“不是老话说“同姓不婚’么?都说锐大爷出身姑苏林氏,和林姑娘算是同族兄妹,为何会有定亲之事?林姑老爷按理说”

“敏儿并未瞒我,锐哥儿虽说也姓林,却和姑苏林氏并无丝毫关系可言。”贾母轻轻摇头,打断了丫鬟的问题,“更别说我早就听金陵甄家的老姐妹提过,他在入京前就和姑苏分了宗。

昨儿晚上的事情没什么,京城这么多老亲,谁家还没出过卧房没看好,丫鬟爬了床的笑话?袭人再如何,给锐哥儿还能委屈了她不成?可她只是个丫头啊!”

“老祖宗?”鸳鸯没明白。

两人慢慢到了院中,贾母摆手示意停下。

“咱们两府四个丫头,除去早入宫中的大丫头,其他三个不拘是哪一个,昨儿晚上要是. . ….…老婆子也不至于如此。”她几句话便让丫鬟脸色猛变,“横竖委屈不了。”

“老祖宗,锐哥毕竟是定的林姑娘。”鸳鸯急忙劝说。

“若不然,如此良婿在咱们府里进进出出,老婆子还能放过了?”贾母语气复杂,“二十来岁的正五品、还是一部郎中主官,放眼天下能有几个越过去的?”

“老祖宗说的是,锐大爷确实是好的。”鸳鸯低头陪话。

只是内心深处,她也不是没有心寒,因为天下皆知,林锐能坐上现在的位置,虽说名义上是因为功劳,其实谁都明白,若无林如海的遗泽,他就算再大的功劳也不会有如此好处。

“走吧,去看看她们。”贾母摇摇头抬步。

“要不要奴婢请姑太太过来?”鸳鸯低头请示。

“做什么?”贾母语气冷淡,“一个丫头罢了,说句话而已。”

鸳鸯不敢接话了。

“家里三个丫头,还有宫里的大丫头。”临近花厅后门,贾母又顿住脚步,“若是当-年. . .罢了,可惜大丫头独自在宫中,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大姑娘吉人天相,还是娘娘命呢!”鸳鸯只能恭维。

“谈何容易啊!”贾母缓缓摇头。

“只是如此一来,宝二爷那里怕是一”鸳鸯轻声提醒。

“我们院里有的是丫头,给他两个便罢。”贾母并未在意,“你这几天安排一下,让翡翠和玻璃和下面的人交代清楚,待袭人去林家后就送去给宝玉使用。”

“奴婢明白!”鸳鸯自无二话。

主仆二人再未多说,迈步进入花厅,很快就是一阵欢笑声。

紫禁城,凤藻宫,内厅。

孙皇后轻轻放下手中材料,扶着书桌缓缓站起来。

“做的不错,比往年又有改善。”她边说边笑着转身。

“还不是娘娘做的好,奴婢不过跟着学。”元春急忙上前两步扶住她,主仆俩边说边走向休息用的长榻,“这里面多是往年早已定下的事情,这次不过是稍有调整。”

“好就是好,你不用谦虚。”孙皇后轻轻坐好,转身抽过一只靠枕搭在扶手上,随即合身躺下,“新年大宴自大周立国至今,从无一年耽误过,今年自不例外。”

“奴婢就是想着,这类赏宴历来无人敢放开吃用,倒不如仿照几年中秋大宴的例子,增加菜品、减少菜量。”元春躬身侍立在长榻前解释起来,“再就是将一次上齐改为陆续送到。

若不然,这等大冷的天,再好的菜品放的时间稍长,也会彻底凉透,身体好的吃了无妨,不好的说不定吃出病来,虽说不如菜式一并摆齐好看,却更方便各位大人。”

“皇家既然设宴,他们自已明白恩典,减少些许表面的花样不碍什么。”孙皇后轻轻摇头,“反不如尽量让他们多吃些,好歹别再传出“皇宫大宴吃不饱’的怪话。”

“噗嗤”元春忍不住笑出来,“娘娘说什么呢!”

“我可没忘当初还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对这类宴席有多反感。”孙皇后不禁莞尔,“虽说那时候,我还没资格入宫赴宴,但也少不了随母亲交际,这等「大宴’不论宫内宫外,又有多少差别?”“娘娘说的是!”元春急忙点头。

她尚未入宫的时候,确实跟家里人参加过皇宫宴席。

结果嘛,反正她肯定不想再参加。

“还有请柬之事,还是和往年一样送到便可。”孙皇后说笑着坐起来,示意侍女坐在自己身后,随即躺下枕在她怀中,“今年腊月是小月,没有三十,二十九便是除夕。”

“奴婢已经安排好,从明天二十六便开始送达。”元春轻抚着皇后娘娘秀发,“接下来的三天正好送完,按照身份安排,越高的送的越早,明天要送的烫金请柬下午便到,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