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3.34 林黛玉:为何如此懂我?(1 / 3)

第三卷

3.34林黛玉:为何如此懂我?

当晚,林府,后花园。

林锐进门看到厅内的两人时,表情还愣了一下。

不提原本应该侍立、此时却被“赶去”玩闹的邢岫烟、雪雁和紫鹃三个丫头,隔着茶几的长榻上,正好对坐的妙玉和林黛玉已经很稀罕,更别说她们似乎是在商量事情。

这么说不太准确,因为后者明显不耐烦。

“这是怎么了?”他不解的上前,轻轻坐在林妹妹身边。

“我本来想把近期的事情“禀报’一下,人家不听。”妙玉没好气的瞪了他俩一眼,“虽说咱们在家的时候,惯例是各有分管,她这个“掌总’的总不能迷糊着吧?”

“玉儿?”林锐伸手搂住林妹妹。

“哼!”林黛玉挣扎了几下,当然没意义,只好认命的瞪他一眼,“我又不是傻的,难不成连“各司其职’的规矩都不懂?这边也看那边也问,不说咱们姐妹如何,我自己累也累死了。”

“你呀,这么聪明做什么?”林锐笑着点点她的额头。

林黛玉傻吗?

但凡稍微懂点儿红楼的都不信。

但她明知道还有许多事情,却一句都不问,为的就是维持住家里的“默契”,也就是她自己名义上掌总、绣楼是林锐的“文件资料室”,妙玉管消息、薛家姐妹管生意和财务。

就如她“原本”从不过问怡红院的一堆丫鬟一样。

她当然可以哪边都问,但正如她所说,这样做必然少不了冲突。

同样的道理,妙玉和薛宝钗也都会适当的表现态度。

邢岫烟经常跑去绣楼说话,中间往往会带上一部分“汇报”,薛宝琴更是每月都会定期过来报总账,说清楚自己掌管的事情,顺便表明“无私”的态度。

相比之下,薛宝钗和妙玉来的不多,真过来大都不提“公事”。

“姑娘可以不问,但不能不知。”妙玉轻轻一叹,语气明显严肃起来,甚至用了正式称呼,“大爷吩咐的事情,我们姐妹自然要帮着做好,但也不能真的忘了尊卑。

妾身有幸能伺候大爷,还有姑娘这样通情达理的女主子,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却不能当真以为理所应当,而是在必要的时候该说的说、该禀报的禀报。”

“姐姐说的什么话!”林黛玉吓了一跳,急忙推开林锐,上前抱住大傲娇,“我们姐妹既然都是...何必闹的难看?横竖都是一辈子的事情,难不成还要生分了?

平日里本就不太常见,好不容易见两回,偏偏又是公事又是禀报的,哪里还有什么亲情?不瞒你们说,当初父亲在的时候,两位姨娘我也都敬着,从未短了礼数。”

林锐表情一顿,想起扬州林府大火时,再也找不着的那俩小妾。

很明显,林妹妹的真心全都错付了。

“你们啊!”这些事情也只是在脑子里随便一过,他就上前强挤入两个妹子之间,一左一右搂住,“林妹妹,你也别嫌烦,该知道的都得注意点儿,省的真被人给蒙蔽了。

我不是说她们几个,而是家里的杂事,不论是林之孝家的还是其他下人,都直接向夫人禀报,你也得跟着吧?最少你得搞清楚这里面的事情,可你要是不学,怎么才能会?”

林黛玉白他一眼,直接没说话。

“正好我还想找你,就是这段日子的消息,现在既然已经坐在一起,干脆你们一起听听吧。”妙玉轻轻推开他,从袖袋中取出一叠材料摊在茶几上,“关于吴家的。”

“哦?”林锐表情一动,“怎么说?”

“吴伦拉拢翰林院失败了。”妙玉抽出一张递给他,“原本谁都没想到,竟会有这样的结果,那帮穷酸翰林们一盘散沙,因为现任的掌院学士不足以服众。

所以整个翰林院内乱七八糟,两个侍读学士、两个侍讲学士互相不搭理,下面的人各自抱团,整个衙门里缺一个能压服所有人的强力人物,正好李守中回来了。”

“嗯?”林锐立刻意识到不对,“他不是.搓.….…不,不会了!”

“他本就是国子监祭酒下放的,绝无可能再回去。”妙玉明白他的意思,“太上皇还在,陛下不会做出如此不智的决定,但他最合适的位置,无疑就是清流。”

太上皇卸了李守中的祭酒,靖安帝再安上,几个意思啊?

“小妹听说,清流三大衙门,都察院、国子监和翰林院,前两者都不合适的话一”林黛玉也明白过来,“怪不得吴家拉拢失败。”

“能混朝堂的没傻子 . ...嗯,也不一定,但能混好的肯定都有自己的脑子。”林锐想起“万年主事”贾政,“吴家实际上控制了都察院,国子监回不去的话,翰林院确实最合适。”

“翰林院掌院学士与国子监祭酒同为正四品,却都是出了名的位低权重、地位崇高,最适合安置李大人这样的大儒。”妙玉显然很认同,“相比之下,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位同一部尚书,太高了。”“正好,他还能以原国子监祭酒的身份继续说话,拉拢曾经的党羽、继而间接控制国子监,与吴家分庭抗礼。”林锐满意的点点头,“好极了,这下我们轻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