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3.24林黛玉:我们姐妹好着呢!
荣国府西第二道巷子,李家小院,正房正厅。
林锐表情严肃的看着主位上端坐的老者,哪怕是对方现在一身下人装束,他依然不敢小觑,因为一个人的打扮可以随时改,气质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变的。
“突然劳烦大爷今晚过来,妾身的不是。”李纨温柔一笑,但她的称呼刚出口,主位上的老者明显皱眉,“知道你今天和二叔有事商量后,我才专门调整的。”
“你就是林锐?”老者到底没忍住。
“不知先生是?”林锐没敢托大。
“老夫李晋。”老者的表情很冷,“在外面多以字行,守中!”
“李晋..,李守中?”林锐脸色猛变。
“大爷见谅,是妾身没说清楚。”李纨急忙解释,“昨日一”
“好了,你进去吧,剩下的事情我来说。”李守中淡淡的打断她,沉着脸继续说道,“你的船确实很快,这丫头送的信里说,京城的事情有些复杂,南北千里太过繁琐,还是当面说清比较好。可惜,老夫当年意气风发,得罪了太多人,在事情真正能有起色前,最好不要过早露面,这才连你也瞒着,原想着待老夫重回朝堂之后再行补偿。
只是,老夫今日才知,原来你还是一位“大爷’?好啊,真是好得很,我李家世代书香,头上竞然要多出一位大爷了?真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说完最后一句,他猛的将茶杯砸在地上。
从这里看,他弟弟李守义那副臭脾气真不是没有来由的。
李纨脸色猛变,刚想劝说却发现,亲爹已经抬手指着里间向她示意,逼得她表情不断变幻,最后只能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说一句话,但也倔强的没有进去。
林锐心中不满,却只能强压住脾气。
这不只是因为小寡妇。
与吴伦不同,李守中当初担任国子监祭酒时,并未投入到义忠亲王的阵营中,而是以敢言直谏、才学广博著称,桃李满天下、诤名传四方。
所以,他和太上皇的关系非常一般,和其他皇子也没交情。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所以他被贬的事情才至今众说纷纭,因为按照常理,这样的臣子若不是碰上纯昏君,一般不会弄的太难看,省的史书上留下骂名。
比如,海瑞出了名的敢说敢骂,但他哪怕是把嘉靖的年号直接骂成“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上折子之前自己都做好了被抓被杀的准备,最终依然没事儿。
因为嘉靖很清楚,“这个人想效仿比干,但朕绝不是商纣王”。
谁都不能否认,李家确实是大周公认的诗书世家、李守中更是海内大儒,这样的人哪怕没有官职,就算当朝阁老也会在能不得罪的情况下尽量不得罪。
他如果真的决定要对什么人或事开干,皇帝都头疼。
有没有用先不讨论,最少能让任何人非常难受。
林锐不觉得自己能压住他,更何况他真的需要李家的帮助。
“李老先生,晚辈只是一”所以,他说话尽量客气。
“大爷还请见谅!”没等他说什么,李纨突然开口,说完便倔强的看向亲爹,“父亲,请原谅女儿的任性,他. ..并非是你想象的那样,一切都是女儿自找!”
“你.. ..逆女!”李守中气的浑身哆嗦,“我是这样教的吗?”
“父亲,李家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了!”李纨已经带着哭腔。
李守中浑身僵住。
他要是真的甘心在金陵钓鱼,还能一看到机会就爆发,迫不及待的坐船赶回京城?还不是想要复起、在朝堂上继续呼风唤雨啊!
“老夫还没到卖女求荣的地步。”半晌,他恨恨的盯着某人。
但是,说归说,他还是沉着脸重新坐下。
“李老言重了。”林锐暗暗松了口气,“这次事情虽然是晚辈帮着牵线,根子上还要靠李家的威名,若不然谁都不会搭理,原本只有李博士在,我还心里没底,这下算是解决了。”
“事情真到你说的地步了?”李守中表情复杂。
“什么地步?”林锐却微微一愣,下意识看向李纨。
“妾身写给父亲的那封信,大爷没看吗?”小寡妇也发愣。
“不是给我的,看什么?”林锐头一次觉得,太有底线也不好。
“罢了!”听他说这话,李守中的脸色缓和不少,“老夫记得当初太上皇尚未荣养时,虽说吴天祐(吴伦表字)确实不错,却还不到一家独大的地步吧?”
“时候不一样了。”林锐这才明白他的意思,“那时候,当今陛下不过是朝廷皆知的“贤王’,在朝堂上毫无用处,连他的正室王妃、现在的孙皇后也谈不上多少地位,更别说区区一个侧妃。
但如今一切都变了,陛下登基后,吴家再怎么说,也比孙家强出太多,正所谓“子以母贵’,相比于空有名分的大殿下,二殿下那边在任何一方面都要强得多。”
“内外勾结吗?”李守中眉头大皱,扶着茶桌缓缓起身,“你说的不错,吴家确实已经成了气候,不能再继续下去,老夫相信陛下和太上皇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