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2.74 探春:林府毕竟不是自家(1 / 3)

第二卷

2.74探春:林府毕竞不是自家

朝堂上要是出了权臣,谁最烦心?

什么一手遮天、万马齐喑都是小事,说破天也就那样。

关键一点是,朝堂真正的主人应该是谁?

皇帝:朕还没死呢!

自秦始皇开始,历代王朝都伴随着一个必不可少的冲突,那就是皇权和相权到底谁高谁低,这话猛一听好像不对,一个朝代的金字塔尖肯定是皇帝啊?自然是皇权最大。

事实却不好说。

王朝初年肯定是皇帝威压天下,但后续的继承人很难做到,最明显的是明朝,皇族旁支当猪养、外戚全程不上台面、武勋被靖难和土木堡两次大事废掉,最终文官一家独大。

中后期,皇帝不得不扶起阉党对抗,但也始终难有作为。

这还说的朝堂,地方更夸张,江南一年几十两商税了解一下?

哪怕是“封建专制最高峰”的满清,皇帝真正能做到“乾纲独断”的时间,实际上也只有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不论是往前还是往后都难说,最后的极端表现为“东南互保”。

如今的大周朝堂上,吴家虽只是“一家独大”,谁敢保证吴伦不会走到“一手遮天”?与其指望他人品坚挺,不如弄个“打擂”的。

很明显,当前朝堂上的大佬已经做不到,那就从外面找一个。

最主要的是,让吴家难受对林锐没坏处。

“大爷说的不错。”李纨激动的俏脸发红,“吴伦身为礼部尚书却能成为公认的文官之首,本就不正常,再加上宫里的吴贵妃和二皇子,最不放心的应该是皇家。”

“这个时候,李大人如果愿意出面顶上去,再加上武勋这边的策应,想来陛下也会动心的。”林锐含笑点头,“自当初义忠亲王“兵谏’之后,朝堂上的「南党’再无掣肘。

当初的“北党’多受牵连、继而败落,如今早已式微,李大人本就出身于此,想必还有不少的路子吧?只要他能抗住吴家的压力,表现的越突出,他的位置就越稳。”

“不错、不错,正是如此!”李纨喜极而泣,“多谢大爷指点!”

“谈不上指点。”林锐却叹口气,“我相信李大人最后会做的。”

比如,红楼中原本的李守中、李守义早死。

没什么太大意外的话,看他现在始终一副不甘平淡、一心起复的样子,最终必然要不顾一切,然后因为无法推测的原因失败了。

台上的不希望他继续折腾,所以他只能死。

为什么不是寿终正寝?

李纨至今不到三十、李守义四十出头,李守中往天上说也就五十左右,正是一个官员最黄金的年纪,哥俩却在短短一两年时间里先后没命,说好死也得有人信吧?

“大爷的意思呢?”李纨同样有些担忧。

“你二叔一开始不就已经考虑到了?”林锐微微一笑,“这么大的事情,牛阁老那里轮不到我开口,柳侍郎我还是能说上话的,更何况李家本为诗书大族,本钱够足。”

从红楼中看,光靠李守中的老路子根本起不来,要找新盟友。

武勋这边同样需要文官方面的交情,两边称得上优势互补。

到时候重新拉出“北党”,与吴家的“南党”对抗,皇家必然不会反对,靖安帝今后可以稳坐钓鱼台,看谁不行就扶一把,看哪个太盛便踩一脚,何乐而不为?

总不能像崇祯一样,搞到“众正盈朝”、换谁都是东林党吧?

“多谢大爷!”李纨一脸惊喜。

“我也不是没好处,这个可以将来与李大人谈。”林锐微笑着挑起小寡妇下巴,“眼下的话,你也不用太担心,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一天两天就办成,慢慢来吧。”

“妾身明日便传信二叔,争取早一日做成。”李纨美目发亮。

“那就这样,我们都没能耐做决定,只能先传信,剩下的时间慢慢等消息。”林锐想了想,觉得正好可以做成另一件事,“现在的话,我正好有件事想打听。”

“大爷吩咐。”李纨姿态放的很低。

“你们的凤凰蛋,身边有个叫袭人的丫鬟吧?”林锐直接问道。

为什么不找王熙凤?

以那娘们儿的智商,收拾一个区区小妾都要搞出“弄小巧借剑杀人”的把戏,这也就算了,竞然还弄的阖府皆知,堪称反面典型。

把事情交给她,是嫌麻烦太小,想给自己找点儿吗?

“哦?”李纨俏脸微动,很快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你想要?”

“怎么说话呢?”林锐没好气的拍拍她的发髻。

“妾身斗胆问一句,宝兄弟可有得罪大爷?”李纨并未介意。

“我都没来你们府上几次,见他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他怎么可能得罪我?”林锐自然不会承认,“就是听下面的丫头提起,这才多问一句而已。”

“不是直接得罪的大爷吗?”李纨却没接茬,略一沉思便恍然大悟,“林府来我们这里最多的是姑太太和林妹妹,定是得罪了她们才惹的大爷生气,妾身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林锐直接就要起身,“行了,你若是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