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2.63 薛宝钗:非是我不识抬举(1 / 3)

第二卷

2.63薛宝钗:非是我不识抬举

当晚,林府后宅。

林锐进入客厅时,还很奇怪为何会在这时候“蒙召”。

贾敏虽说出身国公府、性格偏向端庄大方,本质上还是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对他的“想法”依然难以接受,虽说限于当前的形势,她只能“强忍”,但也有意识的能避则避。

就好比上次两人差点把持不住,按常理她最少数日不会见人。

今天这是怎么了?

直到他看清请柬的落款。

“这是.孙皇后的?”林锐对最后那个“孙”字并不确定。

“皇后娘娘不论下帖子还是下懿旨,用款各有说法。”贾敏表情复杂的收回请柬,“像这种玩闹的邀请,惯例是私人署名,只是因为限于身份,她多用姓氏代替,偶尔也会用小字。

若是较为重要的宴请或是大宴之类,落款就会换成正式的「凤藻宫印’,以示皇家心意;最少见的是懿旨或是谕旨,她要用上最为正式的“凤印’,代表一国之母的威严。”

“你们不是好姐妹吗?”林锐笑了笑,“怎么不见她用闺名?”

“因为皇后娘娘也知道你在。”贾敏很没好气,“我没想到她会派人送来这么一份帖子,所以才找你来商议,因为上次.. ...他的丧事不能办,我还以为今后不会再见了。”

“哦?”林锐边说边坐在她身边,一把揽入怀中吻住,浑不顾她那点儿没啥意义的反抗,良久才松开,“帖子的用词很正式,这样看来,她应该是借着私人的名义办正事。”

贾敏没说话,美目幽幽的看着他,却很快被火热的目光逼退。

“所以,我才要看看你的意思。”她低着头轻声说道。

“我的意思?”林锐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表情渐渐变得严肃,“你怎么想?我是说,这毕竟是皇后娘娘的帖子,应该不好推吧?”

“我要是不去,她还能派人来抓不成?”贾敏勉强抬起头与他面对面,“若无意外,皇后娘娘这次是想拉拢林家,以为大皇子在宫外的臂助,这不是我能决定的。”

“按理说,我还不够这个资格。”林锐皱了皱眉。

以他现在的位置,盲目加入到夺嫡之争,大概率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因为“阶位”相差实在太大,人家那边只要随便有点儿风吹草动,对他来说都是要命的风暴。

“大概是承恩公和孙家没办法吧。”贾敏轻轻一叹,“我早就说过的,娘娘很不容易,皇家挑选王妃时,多以良家之女为主,孙家就是如此,再以大家之女为侧妃,吴家便是补充。

原本这个办法没问题,偏偏太上皇当初没想到,有朝一日竟会以当今陛下为继承人,挑选王妃之时没注意,将孙家和吴家的差距弄的过大,导致现在难以收场。”

“越是如此,我们越没办法。”林锐又不傻,“虽说因为林叔的事情,我们和吴家本就不共戴天,但还有句俗话说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有的是时间,吴家却不见得。”

因为吴伦膝下只有吴贵妃一个独女,没有儿子。

这也是他不顾一切为二皇子陈理铺路的原因,现在他是“文华之宗”不假,一旦他死了呢?正所谓“人走茶凉”,就像林如海死后不久,曾经的圈子很快溃散一样,吴家又能如何?

所以,对吴家来说,除了扶持陈理之外,其实根本没得选。

成则流芳千古,败则家破人亡,后一种结局其实一样难说好坏,因为吴伦本来就绝后,差别无非是早一天还是晚一天,无所屌谓。

有鉴于此,林锐只能拖下去,然后一步步往上爬,等待有资格摊牌的那一天,现在出头纯粹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下场堪忧。

至于吴家的阻击,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文武殊途。

这是他在不久前才想明白的道理,他原本想要利用林如海的关系路子上位,却被干脆利索的抛弃,如今看来竞然是好事,吴家的势力都在文官那边,对武勋基本没啥影响。

除非吴伦能开出足够的筹码,否则很难对他产生实质性影响。

问题是,他现在够资格让吴家下这么大的血本吗?

呵呵!

“所以,我想先去看看情况。”贾敏当然明白他的担忧,因为在大事上,他基本不会瞒着她,经常一起商议,“不论什么条件,都得建立在我们不受影响的基础上。”

“你先看看也好。”林锐略一沉吟就点点头。

毕竟,皇后“母仪天下”的名分在那儿呢,能给的好处也不少,究竟如何选择,总得看综合对比,如果条件合适,冒险还是值得的。

“娘娘定的日期已经没几天了。”贾敏轻轻一叹,俏脸上露出疲惫之色,“近期你在衙门里忙着,我这边没什么事情,就想接来荣国府的三个丫头小住,你觉得呢?”

“后宅的事情,你不用找我商量。”林锐洒然一笑。

他真的不介意,更何况他对三春确实心存怜惜。

“那我就明日下帖子,后日接她们过来。”贾敏略一沉思便做出安排,“这次的时间我准备安排的长一些,你看哪天有空的话,不妨和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