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2.56 薛宝琴:锐大哥向来......贪心(1 / 3)

第二卷

2.56薛宝琴:锐大哥向来. ..贪心

感谢“流泪的美人鱼”老爷和“水中镜”老爷7月票!

感谢“书友20220602144042884”老爷11月票!

欢迎老爷们进群踩踩!

转眼已是月底。

这天一大早,林锐昨晚留宿在尤家姐妹房里,刚推开门就被一股凉气逼回,也让他顺手将房门再次关死,生怕凉到自家的妹子。

“大爷!”还没穿好衣服的尤二姐急忙下床,慌手慌脚捧着一件轻裘风衣给他披上,“现在天凉了,你怎么还这么不小心,万一着了风寒,难受吃药不是耍的。”

“这特么才九月,天冷的邪乎!”林锐无奈的裹了裹刚刚披上的风衣,出门望望有些阴沉的天空骂出来,“月初草原降雪,听说鞑子们的日子很难过,想不到这么快轮到我们自己。”

“随它如何,横竖冻不着我们。”尤三姐没当回事。

“外面的百姓要吃苦了。”林锐面露苦笑。

毫无疑问,这就是现代历史上的“小冰河期”,天冷干旱。

他当然不怕,老百姓可不行,最主要的是,华夏人没有“不修今生修来世”的狗屁习惯,过不下去可是要出事的,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现在是封建王朝。

“百姓?”却不想尤三姐一脸茫然,“他们怎么了?”

林锐: ..,

“行了,你们歇着吧,我还得去衙门上工。”他知道这么大的事情没办法给她们解释清楚,明智的放弃了,“你们看着休息,再晚些起来也无妨。”

“大爷,用些早饭吧!”尤二姐急忙劝阻。

“我去前面厨房,随便找点儿吃的凑合一下就行。”林锐对吃饭一向没什么讲究,“对了,你们谁去和琴妹妹说一声,让她查一下丰字号的粮食生意,看看能有多少。”

“大爷放心!”尤二姐自无二话,一直目送他走远。

“大爷真是的,怎么一天天的“公事’个没完。”尤三姐不耐烦的扯过一件丝袍披在身上,一边下床一边收拾,却挡不住不断外泄的春光,“竟是连个休沐都难有。”

“快别说了,赶紧梳洗好。”尤二姐没好气的打她一下,边帮着收拾边说道,“大爷交代的事情不能耽误,横竖都得去后花园绣楼那里,倒不如我们一起,也算给林姑娘请安了。”

尤三姐嘟囔了一句,却没敢反驳,她又不傻。

至于贾敏那里,按说更得“晨昏定省”,但美妇人很早就专门交代过,不需要如此麻烦,有事去找就行,没事让她们“年轻人”自己玩闹,她不方便。

两姐妹紧赶慢赶,到后花园时好歹不至于太阳高起。

“两位姐姐早!”幸好,林黛玉也不是早起的人,此时正在紫鹃的服侍下梳洗,雪雁却在帮着薛宝琴,只留下进京后就很少说话的香菱坐在床沿发呆,“今儿个怎么这么齐整?”

尤三姐讷讷的低下头,却是平日很少这么早过来。

“大爷今早走的时候,交代奴婢给琴姑娘带个话。”尤二姐急忙接下话头,“想让查查咱们家商号里有多少粮食生意,查清了给他个准话,想来是有什么事情。”

“锐大哥到底为什么问起这个?”薛宝琴非常好奇。

“奴婢不知。”尤二姐茫然摇头,“只记得早上起来后,大爷先是说天气冷的厉害,又说了句什么“百姓要吃苦了’,奴婢听的不明不白,也不知是不是为的这个。”

“锐大哥担心天寒缺粮,百姓受苦!”林黛玉已经明白过来。

“多谢姐姐告知!”薛宝琴恍然大悟,旋即露出为难之色,“只是,咱们家的生意向来少有粮食方面的,主要以江南特产、例如丝绸刺绣或是上品陶瓷之类为主。”

“这是为何?”林黛玉不解。

“不挣钱。”薛宝琴一语道破,“粮食虽说销路广,也不用担心囤货,但分量大、占地方,同样一艘船,运粮如果能挣一千两银子的话,运瓷器能挣三千,运丝绸刺绣五千都打不住。”

“琴姑娘刚才的意思是,商号也做粮食生意?”尤三姐忍不住问出来,“既然其他货品更挣钱,为何还要在这方面耽误工夫呢?”

“一般是为了压仓。”薛宝琴好心解释,“生意并非简单区分挣不挣钱,还要根据实际稍作变通,比如运输之时,陆路肯定是要比水路更快,但只适合近路,太远的话,耗费过大,得不偿失。

具体到粮食生意的话,因为我们丰字号做的多是南北货运生意,两地相隔数千里,肯定只能走水路,装船时虽说轻了走的快,如果太轻就会造成船身不稳,经不住风浪。”

“所以才要压仓!”林黛玉笑着看向小船娘。

“如此一来,横竖用什么都得压,反倒不如运些粮食,挣的再少也是银子。”尤二姐恍然大悟,“只是,奴婢看大爷的意思,怕是希望做的大些才好。”

“看来,这银子的事情只能耽误一下了。”薛宝琴点点头,“而且还得趁早走海路才行,运河到底不够深,内河的平底船运的不如海路多,且不用面对太大的风浪,用来运些轻质贵重货品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