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2.49 薛宝琴:小妹早已经“姓林”了(1 / 3)

第二卷

2.49薛宝琴:小妹早已经“姓林”了

后宅这边,随着贾敏没了说话的兴致,众人很快散去。

薛宝钗一路上心神不属,被林黛玉和薛宝琴强拉着回了后花园的绣楼,刚进门便将所有丫鬟全都清出去,望着两个妹子欲言又止。

“宝姐姐,这是怎么的?”薛宝琴很不解。

因为小船娘明白,这不符合自家堂姐的习惯。

薛宝钗的“人设”很清楚,端庄、冷静、守礼等等,任何时候都会尽可能秉持身份、保证形象,不应该表现出如此急躁的情绪。

除非有什么特殊情况。

“林妹妹,可是我有什么做的不妥?”果然,她焦急的问道。

“宝姐姐这是何意?”林黛玉没明白她的意思。

“为何姑姑刚刚一”薛宝钗顿了一下,“突然不说话了?”

林黛玉这才明白过来。

“宝姐姐误会了!”她急忙解释,想开口却又顾虑重重。

到目前为止,她一共没去过几趟荣国府。

哪怕全都是“礼节性拜访”,她的印象依然不怎么样,也非常明确的看出来,自家亲妈和那位没见几次的二房王夫人不和,甚至矛盾很大。

问题是,眼前的姐妹和王夫人是血脉至亲。

“妹妹无需担忧,只管告诉我无妨!”眼见如此,她急的站起来。

这不是她坐不住,而是情况真的特殊,因为她身上“带着任务”。

虽然到现在为止,不论薛太太还是薛蟠都不情愿入京,但她非常清楚的知道,薛家在金陵已经待不下去,原因也不复杂,太有钱偏偏没有后台照应。

这和薛家二房还不一样。

薛迅身体再差,但依然活着,薛蝌再怎么性格上不行,但能力和态度都没问题,只要他们父子俱在,也许会有人暗下黑手,但明面上绝对无人敢造次。

她很清楚,二房做的是海贸、跑的是远洋。

但凡对这一“职业”稍有了解的都知道,他们不好惹,因为在海上的生意非常野蛮,大部分情况下都要靠鲜血来开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消失”。

所以,他们如果认为必要,也不介意让任何人“消失”。

薛家大房不同,没有靠山就罢了,自己还没能力,薛宝钗非常明白,自家生意这些年都是自己在管,薛蟠别说帮上忙,起的作用根本就是负的。

若不是他“呆霸王”的名号传遍江南,薛家不至于这么难受。

“人必自辱而外人辱之”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因此,她必须在京城打开局面,为自家入京打通道路,这里面的关键有两点,一个是林家的支持,另一个是贾家的照顾,其中又以前者更加重要。

相比之下,薛家自身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无关紧要。

她已经通过和薛宝琴的交流明白,贾家败落的非常厉害。

相反,林家这边因为林锐的原因,虽说远不如林如海尚在的时候繁盛,到底没有离开朝堂,大事难说,一般的事情都能依靠身份说上话,贾家却已经连个能上朝的人都没了。

这就是她回京后,第一时间选择到林家拜访的原因。

没想到还没怎么样呢,竟然已经得罪了“当家太太”?

她能稳住才怪了。

林黛玉不明白这里面的原因,但完全能看出薛宝钗的焦急。

但她依然不想说的太难听。

“宝姐姐见谅,小妹有些琐事。”沉吟片刻,她选择“眼不见心不烦”,说完就站起身来,“正好锐大哥回来,我这就去找他商量。”

“妹妹自去便好!”薛宝钗看出意思,松口气起身相送。

但只是目送林妹妹的背影刚一消失,她就立刻看向薛宝琴。

小船娘也明白过来,稍一犹豫后拉起自家堂姐走出绣楼。

“宝姐姐,并不是林姐姐不想说,而是牵扯到王夫人。”片刻后的花园凉亭中,两姐妹挨在一起坐下,“不瞒你说,我也跟着去过两次,那边府里给我的感觉不太好。”

“姨妈?”薛宝钗没理解,“这又怎么的?”

“先听我说完。”薛宝琴将知道的贾家情况说一遍,当初妙玉调查的时候,不少事情都有她的参与,因此将不少消息“共享”,这一下就过去大半炷香工夫,“姐姐明白了?”

薛宝钗惊的说不出话来。

哪怕她早就从小船娘的书信中知道不少,也没想到贾家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最主要的是,她原本的计划已经无从谈起,因为“两条腿走路”还没开始,有一条竟然已经“小儿麻痹”。

虽说不至于完全无用,效果却比她的预期差出太多。

事实上,红楼中的贾家对薛家几乎没啥实质性帮助,最多也就是在一开始帮着稳住局势,不让各路饿狼直接下黑手,但也仅仅是一开始,因为后期的薛蟠又被抓回大牢,而且大概率没命了。

“竟是如此?”半晌,她难以置信的看着小船娘。

“只会更坏,因为姑姑她一”薛宝琴稍一犹豫,还是决定说出来,“与王夫人不和,这就是林姐姐不想说的原因,再怎么说你也是一一宝姐姐想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