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补税!
张明德叹了口气,“锦娘说的也对,就算我们信萧然的话,算他没问题,可是二娘家里呢?”
“想接收客户,前提这家人得没问题,二娘家里欠三年赋税了,这个钱怎么办?”
“兄妹三个拿不出这个钱,总不能我们出是不是?”张明德很无奈,这个钱真不少。
还有就是不能开这个头,这一次为张二丫家出了,其他困难的家庭肯定也想让张明德出。
“阿翁,那个小郎君看起来面善,性格也不差,重要的是,不像是缺钱之人,何不让他补赋税呢?”
张明德点点头,“也罢,先看看再说!”
张明德觉得张锦禾说的也有道理,萧然是个劳动力,说不定能带张家姐妹脱贫,以后也不用为这姐妹两个操心了。
每年秋收之后,朝廷要收税,就是张明德最头疼的时候。
很难收起来,有些家庭不是不给,是没有,是真的很困难。
“只是哪怕过了我们这一关,里正那边也难啊!”
张锦禾笑着说道:“那就和我们没关系了,他们也不能再来叨扰阿翁了,能做的阿翁都做了。”
“丫头说的对!”
堂屋里面,萧然看着三娘吃糕点。
这种东西对这个时代的小孩子吸引力很大。
“是二娘三娘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张锦禾搀扶着张明德进入堂屋。
萧然和张二丫拉着三娘连忙起身。
“阿翁!”张二丫喊了一声,没有喊村正喊阿翁更亲近。
“阿翁!”萧然和三娘也喊了一声。
张明德青布头巾下露出的鬓发已霜白如雪,额间深褶如犁痕般纵横,却衬得一双眼睛格外深邃。
虽然年迈,腰背却挺得笔直,颌下银须梳理得一丝不苟,笑起来时眼角堆起的皱纹里似藏着岁月沉淀的温厚。
可目光扫过萧然时,那抹慈和中又透着审视的锐利,恰如村口那棵历经风雨的老槐树,皮相沧桑却筋骨凛然。
“快坐,坐下说。”张明德声音又带着几分慈爱,除了萧然,其他人都是他的晚辈,还是有血缘关系的。
张明德看向萧然,确实不想通过申请。
不像是大唐百姓。
萧然但凡是长头发,一身粗布麻衣,张明德都不会犹豫分毫。
“小郎君想申请附籍,依附二娘家是吧!”
“是,劳烦村正阿翁帮帮忙。”
“如今朝廷鼓励招抚四夷,小郎君想申请附籍自然是没问题的,二娘家里也需要人手帮忙,老朽也是乐意小郎君留下,只是朝廷也有朝廷的规矩。”
萧然顿感有事情。
“村正阿翁说的是,自然得按照朝廷的规矩来。”萧然点点头。
“哎,那就有点麻烦,不是老朽有意为难。”张明德很无奈。
“村正阿翁,我不太了解情况,不太懂这些,还请你老明示。”
“附籍的条件不仅仅是客户来历要清白,小郎君的来历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是户主家也是有要求的,二娘家这几年加上今年赋税已经欠了三年了!”
听到这个萧然明白是想干什么了。
“税收还能欠这么久?”萧然惊了,之前看影视剧官吏可不管你,你不缴纳直接鞭子抽你。
“贞观四年,附近遭遇灾害,不仅仅是二娘她们欠,不少人都欠了,但是大部分人贞观五年补上了,哪怕是没有全额补上,也补了一部分,三娘家里因为情况特殊,不但没有补,贞观五年也没有缴纳。”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个情况特殊,估计是张二丫那个‘便宜老爹’的事情。
“如今也到了缴纳税收的时候,算起来就欠了三年了!”
旁边的张锦禾开口说道:“今年的二娘她们不用缴税。”
张明德反应过来,“老朽糊涂了,确实不用缴税。”
因为张二丫家里没有男丁了!
‘便宜老爹’不在了不用缴,张大郎的也不用缴,因为已经是死刑犯了。
虽然不用缴纳,但是姐妹两个二十亩地也没有多少粮食,自己吃都是问题,补之前欠的不现实。
张二丫知道欠税这些事情,但是不知道附籍还和这个有关系。
听到这个心里有点难受,有点愧疚,觉得对不起萧然。
现在张家姐妹是拿不出粮食和钱来补税的。
也就是说,还得萧然想办法。
“这个小问题,欠多少,补上就是了。”萧然说的很轻松,萧然确实也没当回事。
现在虽然拿不出一文钱,但是萧然可以拿点东西去卖。
萧然的爽快让张明德和张锦禾都颇为意外,以为萧然要推脱,不愿意承担,或者是哭穷哭惨。
张二丫心里却更愧疚了,头压的更低了。
张明德面露喜色,“小郎君明事理,有担当,可真不多见啊!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这是我该做的,之前给阿翁添麻烦了,以后不会再有了。”之前萧然也担心村正为难自己不给通过。
但是听到张家兄妹欠税收的时候,萧然就知道稳了。
“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