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天作之合(1 / 2)

校场上。

夏衍正瞧着李唐带队训练,观摩学习。

征辟的僚属,无论家臣,还是家将府兵,彼此都不熟悉。

君臣之间需要一个互相了解的磨合过程。

为此夏衍也是每日抽出时间,上午在书房接见王阶等家臣,下午到校场观摩。

其他时间基本都在修炼,每天晚上则是雷打不动前往白骨洞试炼。

日子过得异常充实。

正看得起劲,管家周福匆匆来报。

“主君,林家送来请帖。”

“林家?”

夏衍诧异接过请帖。

邀请人是林家二房林远湖,请他明日过府一叙。

这又唱得是哪一出?

虽说如今的封君府不再人弃狗嫌,但也没到人见人爱的程度。

几乎每次相邀,都必有所图。

比如他那位便宜二哥,又比如之前的将作大臣。

夏衍自认为跟林家没什么交集。

即便是原主,因醉心于剑道,跟他那位姑姑也没什么交集。

反倒听说姑姑一家跟夏玄灵走得很近。

虽如此,夏衍还是让周福精心准备一份礼物。

就藩在即。

能结一份善缘总好过结仇。

………

又是一个艳阳天。

恰逢国朝休沐,夏衍带着礼物前往林府。

刚走下车架,林家长房之子林映便笑着迎了上来。

“少君驾临,敝府蓬荜生辉。二叔已经在堂中候着了,里面请!”

“有劳!”

夏衍微微颔首。

归国已有月余,他也已渐渐适应如今身份。

无论举止气度,还是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已渐渐有了公室子弟风范。

放在外人眼里,自是认为他已渐渐走出阴霾。

入了正院,年过五旬,却依旧俊朗不凡的林远湖,静静侯在堂外。

“见过林姑父!”

夏衍主动上前见礼。

“里面请!”

林远湖脸上自是如沐春风。

“早就听闻姑父才名,筑文胆,聚文心,乃我雍国大儒。小子却是个愚钝之人,不通经文,往后还请姑父多加指点。”

这话倒也不算奉承。

别看林远湖一副文弱书生打扮,实际却也是以文心破入第四境的强者。

该有的尊重必须要有。

“少君谬赞。”

林远湖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也是有些暗爽的。

倘若换成其他小辈夸赞,哪怕舌灿莲花,他怕也是无动于衷。

可夏衍是谁?

雍国一代天骄,光芒盖世,即便跌落,那也威名永存。

互相客套之后,便也渐渐熟络起来。

聊着聊着。

许是刚见面时夏衍就夸他学识渊博,让林远湖误以为夏衍好学,竟是有意无意考教起夏衍学问。

这立即让夏衍额头冒汗。

他虽有原主记忆,最近又临时抱佛脚啃了一些四书五经,但在林远湖这等当世大儒面前,很快便露出马脚。

好在林远湖并不以为意。

他深知夏衍从小醉心剑道,本身是极聪慧之人,只要愿意学习,基础差些也没什么。

将来总能后来居上。

关键是态度要端正。

“少君以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林远湖笑着问。

夏衍神情微滞,下意识说出祖星哔王语录。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话音刚落,头顶便有祥云涌动,才刚起势,却又忽地散去。

“……”

林远湖才刚挂起的喜意,也被瞬时冻结在脸上。

“这话倒是发人深省,可是少君在哪卷古籍上看到的?”

儒家讲究言行一致。

倘若此话当真是夏衍自行参悟,必定可引来浩然之气,文华盖顶。

祥云骤散,可见言不由衷。

“正是前番探索洞府遗迹时在一破损崖壁所见,小子不才,拿来卖弄。”

夏衍何等机敏,当即便扯了个善意谎言。

那处原主探索的洞府,都快成了他遮蔽天机的利器。

听了林远湖解释,夏衍这才确信,想要将祖星文化瑰宝搬运到玄天界,当个文抄公,凭此以儒家之法证道,却是万万行不通的。

知易行难。

倘若言行不一,终究难成大器。

“少君有此志向,已属难得。”

林远湖也不深究。

夏衍却是愈发迷糊。

两人都聊了这么久,对方却迟迟不愿表露目的,到底何为?

跟林远湖这等大臣聊天,实在是太过耗费心神。

每句话都要字斟句酌,一个不好就露了怯,可见夏衍功底还是太浅。

话虽如此,却也不好表露出半分的不耐烦。

林家主动示好,没理由不接着。

如果能以此为契机,跟林家建立起某种联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就藩又不是真的脱离雍国,总归还是在一口锅里吃饭。

这种联系虽不至于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