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震耳欲聋的喊声,苏角畅快大笑:“援军已至!”
“诸位!奋勇厮杀,与援军合兵,护陛下回返咸阳!”
“杀!”
仅凭六人之力确实难以杀出重围。
但谁说东巡车队中仅有六人愿为扶苏赴死?!
李斯、冯去疾、杨穆等人却是懵了。
这是数百数千人能发出的呐喊声?
至少要两万人才能发出如此呐喊!
但,就在两天之前,斥候还在四处探查,根本没发现任何乱贼和叛军,也没发现大量人口聚集。这两万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赢乐声音颤抖的说:“难道太子已经率关中兵马杀奔而来了?”
“方才苏上卿等人一同暴起发难,如今又有大军来攻,足以说明太子对陛下驾崩早有所料啊!”本官只是袖手旁观而已,什么都没做。
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吗??
李斯却是断声道:“绝无此种可能!”
“两日之前,陛下才决定禅让、传诏太子,太子不可能在没有诏令的情况下率军前来琅琊,否则陛下必定震怒,届时吾等反而省了麻烦。”
“倘若太子果真率军而来,即便南阳郡守腾袖手旁观,三川郡守由也绝不会无动于衷,吾等不可能不知消息。”
“更莫要忘了,太仆冯劫等人还在朝中,除太子之外,太子麾下群臣无一人有能力保关中不乱!!”这不是扶苏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扶苏能不能的问题。
函谷关南侧由郡守腾掌控,函谷关北侧便是由郡守李由拱卫。
而李由,是李斯的儿子!
李由绝对不可能坐视扶苏率军出关却不和李斯说一声。
扶苏没有任何可能率领在两万大军横穿两千余里路的情况下,避开李斯、冯去疾散布天下的旧部臣属。就算是扶苏能解决这一切问题,扶苏也不可能离开关中地。
赢政将十余万户故六国余孽迁入关中地,由赢政亲自镇压,但效果却很不理想。
如今赢政、李斯、冯去疾等人尽数在关外,如果扶苏也率大军离开了关中地,那冯劫等乱臣、故六国余孽等贼子将顷刻叛乱,夺取关中地!
大秦的老家都没了,扶苏就算是夺了皇位又如何?
做一个没有秦地的秦国皇帝吗!
赢乐颤声发问:“那这些兵马又是从何而来?!”
李斯内心疯狂咆哮。
汝问本相这两万多兵马是从何而来?
本相也想知道这些兵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但李斯却只能攥紧缰绳压下心慌,沉声开口:“这不重要!”
“保护陛下尸首,遵陛下诏令护公子胡亥登基才最重要!”
“本相会亲自镇守此地,夺回陛下尸首。”
“劳相邦并诸位同僚立刻掌控卫兵、宦官、诸郎。”
“为陛下除贼!”
围歼苏角等人的五千将士已经是能被李斯和冯去疾掌控的部队,但此刻依旧畏足不前、动乱难镇,就更遑论是调动随行的四万卫兵和近万随从了。
但敌军来势汹汹,李斯没得选!
冯去疾、赢乐等人齐齐拱手:“唯!”
一众重臣立刻奔赴军营各处,利用他们的职位、威望和旧部整合兵力。
李斯亲自逼迫四千余卫兵继续围歼苏角等人。
而杨楼也终于抵达南营门。
看着节节败退的董翳部和不断涌入军营的敌军,杨穆心脏一颤。
再看到率军前冲的蒙庆,杨楼心头怒火喷涌,怒声厉喝:“蒙庆!汝好胆!”
“东海郡依额仅有郡兵两千五,汝却阴谋豢养私兵两万余,更还无诏率兵进入琅琊郡袭击陛下车队!”“蒙氏世受皇恩、三代忠良,陛下更是深信蒙氏子弟,汝岂能行此谋逆之举!”
蒙庆大怒:“贼子休得污蔑本官!”
“本官乃是因见军中生变、心忧陛下安危,方才前来护驾!”
“本官麾下尽是同来护驾的义士,绝非本官所养私兵!”
别忘了,琅琊郡之南就是东海郡,而韩信就是东海郡人士!
自从苏角告诉韩信“当谨慎’,韩信便举着扶苏和韩信的双重名号在老家东海招募新兵,并令麾下士卒借口体力不支主动掉队,去训练新兵。
若非没有获得粮草的途径,韩信能爆出来的兵绝对不止两万!
在李斯调走韩信麾下卫兵的第一时间,韩信便派快马将赢政禅让的诏书传给蒙庆,并明告蒙庆朝中有奸贼作乱,以扶苏的名义请求蒙庆打开武库、武装韩信麾下的新兵前去护驾。
所以这些兵马确实和蒙庆无关,蒙庆只是太过担忧赢政的安危才会率一千郡兵前来护驾而已。杨楼目露讥讽:“蒙郡守以为吾等少智乎?”
“若非蒙郡守鼓噪,怎会有两万余义士前来护驾?”
“所谓义士,尽是蒙郡守私养的叛军!”
“众将士听令,吾乃卫尉杨楼!”
“贼子韩信、贼子蒙庆豢养私兵、阴谋作乱、刺杀陛下!”
“陛下有令,此战首功双倍论算。”
“杀贼子韩信、贼子蒙庆者,封伦侯!”
原本还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