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7)(1 / 4)

第86章临安(7)

小哑巴回到屋里,在纸上写写画画,他同样觉得大汉有问题。苏云青:“他是城中人?”

小哑巴摇头,“我每次出城都是偷偷出去的,门外的锁是我加的,那是因为大夫和我说,瘟疫不能传出去,所以我白天采药,才锁外面的门。小哑巴问:'你要去调查他吗?'

苏云青:“他有问题,你知道他家在何处?”大汉是唯一一个不是生于城中的人,也难怪他没有亲人在瘟区。他孤身一人来临安做生意,更甚至无人知道他来自何处,大家伙对他的记忆较为模糊,老不是此次瘟疫,城中百姓还注意不到他,所以在他拿出东西售卖,提出封锁城门怕被京官杀害临安人时,一众百姓非常听信他的话。大汉的屋子在水边码头的位置,原先生活在水边的百姓因暴雨涨洪,全部搬离此处,只剩他一人住得如此偏僻。

苏云青准备潜入进去,夜里查看她的猜想。临安街道不熟,小哑巴带她弯弯绕绕,悄无声息穿过隔离区往水边走。临安城另一头有条长河,多年以前供商船往来,船能直接入城提高商户生意,同时船运所缴纳的税费也比陆运低,城中河四通八方,消息传递也最快,多年以前是处繁华奢靡之地,曾是大晋心脉之所。可也正是因为走船过顺,导致城池难守,海国轻易来犯,杀成一片血河。

五年前被弃为鬼城之后,河道填补筑起城墙,只供一条狭小的溪水流外,彻底将临安包围。

瘟疫也正是因为填补城墙引起的祸端,洪流靠一条溪水流出不去,城中水位不断高升,最后倒灌入城,整个城成了一处水缸,泥浆灌满整条街道,十多日未退干净水。

隔离区地势较高,淹水不深,两条街外的瘟区大水褪去后,瘟疫瞬速爆发。小哑巴扯扯她的衣裳,示意她从倒塌的两栋房中穿过。夜间漆黑,月光灰暗,她搀着旁屋小心翼翼往窄巷里走,水面幽静,房屋倒塌的缝隙之间,她撇过一旁河道,那儿亮着一盏昏黄的烛光,细微的敲打声悄悄传来。苏云青改变方向,蹲在旧屋半面破墙后往那方看。白日挑事的大汉,此时拿着锤子用周围废弃的木屋板修复一艘不大的船,看船样,再做几日就能完工。

小哑巴拉拉她的衣袖,指向黑暗处的房子。房子外看破损严重,可里面却别有洞天,是个较大的宅院,四座独房围绕一个院子,平时仅他一人居住,左侧的房屋居住痕迹明显,右侧屋门紧闭。苏云青推开右侧屋门,屋子不大一眼可望到头,两侧堆满木箱。小哑巴撬开一个箱子,突然对她"啊了一声。

足有三箱粮食!而再旁边是几箱银钱。

“他是想走?”

粮食、银钱、修船,大汉是想独自离开?

小哑巴说不出话,在一箱珠宝里面翻找,找出一条白玉佛像檀木珠链,紧紧攥在手里。

苏云青不明所以看向他,“是你的?”

小哑巴摇头,打着手势。

“你娘的?”

小哑巴点头。

苏云青好奇查看这几箱珠宝,大到金手镯,小到豆粒大的耳饰,瞧起来像是当掉换粮食布匹。

小哑巴手舞足蹈拍打木箱盖,在拍拍自己的胸口。“你是想说,百姓把家里有钱的东西都当给了大汉?”小哑巴收好佛佩,展开双臂划了个大圈,又指向屋子里堆积的金银财宝。她已经猜出大概,整个临安的钱财,都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被大汉卷到了屋里,如此可见他确有想跑的心思。

苏云青扫了眼屋子,总感觉内外屋子大小不一,她盯住木箱堆积起来的木墙,艰难移开两个箱子后,发现一扇极小的门掩藏在后,慢慢推开门里面伸手不见五指,一股纸张的湿腥味传来。

她点燃烛光,往屋里一照,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大靖地图,河流仔细标注!贯穿大靖的河流图?!从何穿形能缩短翻山越岭的路程达到目的港口。桌上堆砌的书卷甚至有旁国河流向,连乌余也在内。这大汉是个海匪!几年前海匪伪装成商船入侵临安,他因身受重伤昏迷而没随大部队离开,等醒来时,只留了一艘无法航行的小破船,根本走不了,只能身处临安做了临安户籍的假身份,用偷抢来的钱开几间铺子,倒也算混得不错,如今临安闹瘟,再不走命都将搭在此地,于是他高价卖粮,把城里的钱偷抢拐骗进自己的口袋,哪是什么好人,根本就是临安最恨的海匪!这些证据交出去,百姓绝不会放过他。

苏云青继续翻找,发现一张沾水的小竹筒,里面有张纸条。写信之人从前没联系过大汉,为了取得他的信任,何人所写与信息来处写的非常明确。传信之人也是个海匪,说知道大汉留在临安,想和他分一笔钱。海匪在不夜坊听到消息,皇上贬京中大官入临安整治,他们这些海匪若是被查到只有死路一条,多年经营的财产不管黑白全要充公,到时就什么都不剩了,不如整合百姓,挟持京官,要挟朝廷拨款,到时一片混乱之下,也无人知道是他们怂恿,五年前朝廷拨了巨款,这次既然有官入城说明有政治之心,说不定也能拨那么多,钱一到位,海匪在外接应,两人会面分赃。大汉早有想跑的心,能多一笔巨款当然来者不拒。既是在不夜坊的海匪,那手里多年抢来的钱怕是挥洒完了,急需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