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定量再减(1 / 2)

本来已经要散去的院里住户,在听到声音后,停下了脚步。

“王主任,您今天来,是有什么政策要宣讲吗?”刘海忠狗腿的上前。

原来这个从院子外进来,让全院大会继续的,正是南锣鼓巷铁盖子王:街道办王主任。

“刘海忠同志,帮忙维护一下现场秩序。”王主任说道。

“行,各位邻居,大家先安静!今天街道办王主任来我们院子宣讲政策。”

刘海忠当即大声对院里住户说道,并且当起了维护秩序的志愿者。

“光天光福,去后院儿,把聋老太太叫来!”刘海忠还对自家两个儿子喊道。

聋老太太因为腿脚不便,这会儿还没来。

而且平时只要不是易中海老伴儿王桂香去叫她,又或者事情关系到易中海和傻柱这两家。

聋老太太是很少参与全院大会的,毕竟她在易中海帮忙宣传下。

已经有了四合院儿功德至宝的雏形,不会轻易出动了。

“傻柱,你们家也赶紧出来,王主任来宣讲新政策了。”刘海忠又对着傻柱家喊道。

“来了,马上就好!”傻柱的声音传来。

因为是街道办组织,所以傻柱很给面子,将做好的饭菜放进锅里温着。

然后就带着自己媳妇儿赵丹,妹妹何雨水出了门。

“何雨柱同志,恭喜啊,新婚快乐!”王主任对傻柱送上了新婚祝福。

“谢谢王主任,您吃糖!”赵丹也是认识王主任的。

毕竟她和傻柱今天领证,就是在街道办办的结婚证。

这会儿民政局还和街道办在一块儿,各个片区的新人,结婚都要到街道办走一遭。

当然办理结婚证的事情,不会是王主任亲自出马。

不过那会儿傻柱和赵丹,正好碰上了去区里开会回来的王主任。

然后赵丹还找王主任办了工作调动的事儿。

“赵丹同志,你的工作调动明天就能办好了,婚假结束后就来上班吧。”王主任问道。

这位从东北嫁到四九城来的姑娘,今天下午才帮她办了工作调动。

而且工作就在他们街道办,是平调,九级办事员,行政二十七级。

赵丹原来在东北的时候,也是有工作的,而且干的工作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她是他们村儿民兵队副队长,而队长是她爹。

她的这个职务可不是靠关系得来的,而是靠着她的身手,打败了民兵队其他人当上的。

因为赵丹从小就跟着她爹练拳,练就了一身好身手,寻常男性,三五个人近不了身那种。

虽然村子里的民兵副队长,在村里算是个人物了。

但是行政级别也就二十六级,在城里的话,每个月工资三十三块。

不过乡村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乡下,真正能够全职脱产的,才能领全额工资。

这样的干部,被称作吃商品粮的,每个公社也就那么两三人。

多数是公社书记,大队长,大队会计这几位。

而民兵队长,闲时为民,战时为兵,所以他们也需要自己挣工分,只是每个月有一定补贴。一般是几块钱一个月,赵丹这个副队长的工资就更低了。

他们父女俩加起来一个月也没十块钱,所以赵丹之前在辽省,一年也就几十块钱工资。

这次会来四九城嫁给傻柱,这么一个以前连面都没见过的男人。

一方面是因为何大清的人情,另一方面也有给家里减轻负担的想法。

这几年饿肚子,全国没有一处是能吃饱饭的,粮食统一调配,最顶上带头削减定量。

辽省在1959年遭遇旱灾,1960年又遭了洪灾,所以毫不例外的吃不饱肚子。

赵丹家里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好过,这次彭大海找上他们家,让赵丹一家看到了希望。

赵丹虽然嫁给了一个从未蒙面的男人,但是赵丹的工作却能够调动到四九城。

这样就能吃上全额定量,而且听彭大海介绍,何大清的儿子也是个厨师。

在这个饿肚子时期,厨子可是一个好对象。

傻柱要不是院子里易中海,许大茂还有贾家都在搞破坏,再加上他自己眼高于顶。

在这饿肚子时期,能娶不上媳妇儿?

“王主任,麻烦你了!”赵丹听王主任这么说,连忙感谢。

“这没什么,今后工作好好干就是了。”王主任说道。

“谢谢王主任!”傻柱也跟着道谢。

“好了,人齐了没有?”王主任没有再和傻柱闲聊,而是看了看周围。

“除了杨涛还没下班回来,还有聋老太太马上就到,其他人都齐了。”刘海忠说道。

贾家这会儿也偷摸从家里出来了,他们可不敢在街道办开会的时候闹幺蛾子。

而且这会儿贾张氏心里面正害怕着呢,这傻柱娶的媳妇儿,和王主任看样子挺熟。

自己今天和她闹了矛盾,今后会不会被报复?

没一会儿,聋老太太也在刘光天和刘光福的搀扶下来到了中院儿。

“现在人齐了吧?至于杨涛同志,他们家有人来没有?”王主任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