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燕子(1 / 2)

唐怡望向正忙着招呼客人的双儿,面露难色:“可双儿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 .”

徐睿眼睛一亮:“大嫂,不如让三妹来帮忙?”

唐怡略一思索,点头道:“也好,沈家近来光景不好,让她来帮忙既能解我们的难处,也能贴补些家用。”

她顿了顿,又嘱咐道:“不过得先问问沈家的意思。”

她怕沈老夫人不同意徐佳抛头露面,最后闹起来,两家都不好收场。

徐志立刻接话:“明日我就去沈家说这事。”

双儿端了热茶过来,听到这事也欢喜道:“有徐佳小姐帮忙就太好了!大少夫人您就安心养胎,等铺子完全收拾妥当了再来。”

唐怡抚着尚未显怀的肚子,看着眼前为她操心的众人,心里涌起一阵暖意。

翌日清晨,唐怡在店铺门口等来了徐佳。

沈老夫人虽有些古板,但终究点了头。

在她看来,孙媳妇帮衬自家生意天经地义,既不算抛头露面,又能落个贤惠的名声,传出去反倒给沈家长脸。

唐怡一边整理货品,一边耐心地为徐佳讲解,又将几个简易药妆的配方细细传授。

徐佳虽是初次做买卖,却丝毫不显怯场。

她将发丝挽至耳后,落落大方地向顾客介绍:“夫人好眼力,这盒珍珠粉确实是咱们的招牌,敷面时兑些蜂蜜效果更佳。”

那娴熟的架势,倒像是做了多年的老掌柜。

唐怡与身旁的徐志伙计相视一笑,眼中尽是赞许。

这时,街上来了一对年轻女子。

走在前头的李春花穿着半新的绸衫,手腕上戴着鎏银镯子,正得意地向身旁的穿着简朴的女子炫耀:“燕子,瞧见没?这镇上可比咱们村里热闹多了!”

被她唤作燕子的姑娘一袭粗布衣裳,却掩不住玲珑身段。

那张鹅蛋脸上未施粉黛,反倒衬得肌肤如雪,杏眼流转间自有一番风情。

“春花,你快看!“张燕突然拽住同伴的衣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药铺前忙碌的徐志,“那位公子生得好生俊朗!”

李春花撇了撇嘴:“那是徐家二少爷,早娶了妻的。”

她在镇上大户人家当差,常来买药膳,自然认得唐怡夫妇,“边上那个就是他娘子,从前卖药膳,如今改卖药妆了。”

张燕将唐怡上下打量一番,不服气地嘀咕:“还没我好看呢。”

“可不是嘛!”李春花阴阳怪气地附和,“要是见着你,保准休妻另娶。”

她心里暗笑,长的在好看又能怎样?还不是蠢的要命。

张燕抚了抚鬓角,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又黯了下去:“可惜我是个农家女. . .”

“农家女怎么了?”李春花故意提高声调,“那唐掌柜就是上水村的农家女。”

她捏着绢帕的手紧了紧。

这些年她最看不惯张燕这副模样,明明都是穷苦出身,偏生得一副好皮囊,爹娘宠着,村里的后生们捧着。

而自己呢?为了养活弟弟,十二岁就被卖到府里当丫鬟。

张燕绞着衣角,脸上浮现挣扎之色:“这..拆散人家夫妻终归不好吧?”

李春花轻哼一声,凑近低语:“傻丫头,这哪叫拆散?若是那徐公子真对你有意,只能说明他们夫妻缘分浅薄。”

她眼珠一转,亲热地挽住张燕的手臂,“你若真有这个心思,我可以帮你牵线搭桥。”

张燕没有立即应允,只是若有所思地望向徐志的方向。

回村的路上,她脑海里全是那位翩翩公子的身影。

一进家门,便迫不及待地将今日所见所闻告诉了爹娘,只是她并未告诉他们对方已成家。

“当真?那徐家真是上水村的?”张父闻言眼前一亮,“我明日就去打听打听。若真是殷实人家,倒是一门好亲事。”

张母也来了精神,拉着女儿的手细问:“你当真喜欢那徐公子?”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夫妻俩相视一笑,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促成这段“良缘”。

张父去隔壁村打探了一番后,眯着眼睛盘算起来:“徐家,原本是镇上的大户,后来遭了难才搬回村里。”

他压低声音道:“那个徐志虽是个秀才,可惜已经成亲了。倒是他弟弟徐睿,听说至今还未娶妻.”

“对对对!”张母连忙接话,眼睛发亮,“咱们燕儿这般品貌,怎么能给人做小?要嫁就嫁正头娘子!她拉着女儿的手,语重心长道:“村里可不比镇上,哪有那么多纳妾的规矩。你若嫁过去做小,往后在村里还怎么抬头做人?”

张燕咬着嘴唇轻轻点头。

她虽被徐志的相貌所迷,但也明白父母说得在理。

在乡下地方,给人做妾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可是,她就是不甘心,为什么不让她先遇到他呢?自从徐佳来店铺帮忙后,唐怡便安心在上水村养胎。

店铺后院已焕然一新,青砖黛瓦间透着几分雅致,工匠们正忙着修葺前头的铺面,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从早响到晚。

徐志每日总要抽空去店铺看上一眼,确认修缮进度。

其余时候便寸步不离地守在唐怡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