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不但没有什么意见,反而觉得非常高兴、轻松,他觉得,自己再也不用费尽脑汁背“最高指示”了。
我心里也很清楚,让杨箩筐当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是有些牵强,他工作努力,更多的是缘于朴素的阶级感情。
我们每天上午上班后的第一个小时是“天天读”时间,战士们各自坐在自己床铺跟前的“麻扎”上,默默地看着人手一册的袖珍本《******选集》,应当说,“天天读”叫做“天天看”更合适,我们的眼睛都盯着书本,思想是不是开小差,只有自己清楚了。
“天天读”要求“雷打不动”,除非是大事、急事,或者是执勤站岗,一般不能缺席,袖珍本一共一千四百零六页、一百五十八篇文章,我们这些有文化的人天天一遍一遍地看,里边很多经典的篇章都会背了,而箩筐与那些不认识字的新战士,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只能对着书本上的一片片油墨发愣。(未完待续。)